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韦庄答应留在兖州瑕丘暂住,但是依然以朝堂官员自居,婉言谢绝不肯接受李天衢所任命的官位。

李天衢自也清楚,韦庄已经做了他能够做的,到底还是要自保。按原本的轨迹他入蜀观望时局,发现唐廷颓势终究难以挽回,便叹言“已闻陈胜心降汉,谁为田横国号齐”,直到六十多岁的年纪,才肯投从藩镇割据势力效命。

而且史载朱温先杀唐昭宗李晔,后来又逼迫唐哀宗禅位之后,韦庄便建议王建称帝,而且审时度势的劝谏前蜀切莫莽撞攻打朱温。比起河东晋国李存勖称帝之时,哭诉“大王父子两代血战国贼三十年,如今更是当灭梁贼,为先帝报仇,而册立唐室后人恢复社稷,可大王自取帝位,如此欺骗老奴”而忧郁而终的张承业;以及得知所效力的钱镠无意讨伐朱温,反而要表示臣服,遂愤而辞官归隐的罗隐...韦庄前后心性转变,也更能接受现实。

所以只要留住韦庄安顿一段时日,他也不会再如先前那般,一根筋的只肯做唐廷朝堂的官。

至于这个韦庄的能力...按李天衢想来,评价善于治政的能臣,在五代初期他差不多也能排进前五。唐廷皇帝若是按史载晚几年被朱温给控制住,韦庄终于点头答应投效前蜀王建的时候,那可都已经是六十五岁高龄了...谁又曾想到,他大半辈子都在考科举,而仕途上的高光时刻,却是从年迈时期为割据军阀效力才开始的。

从政清肃、勤于治理,而从前蜀众文士当中脱颖而出,被王建任命为宰相,在任十年整顿吏治,治理得前蜀国富民强,而体恤疾苦、抑制豪强尤为出色。李天衢寻思韦庄治政不恃权行私,品性清正,等到他点头答应投从之后,任命司掌主管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等监察事宜也最为合适。

虽说韦庄如今便已是六旬的年纪,考量到他原本的阳寿是活到了七十五六岁...由于李晔提前个几年被朱温控制住,而韦庄心性转变、出走京师,再多注重些养生调理,这老爷子应该也还能再奋斗个十七八年的,尽量往二十年以上努努力......

而李天衢很快也想到,自己麾下的谋臣当中,皮日休最初入京应进士试不第,后来再应进士试以榜末及第,这还算好的;而罗隐前后参赴十余次进士试,尽是名落孙山,被称做“十上不第”,不得已只能到九华山中隐居;李振也是连续考了几次科举,也都是铩羽而归,之后这厮就黑化了,对唐廷朝堂恨之入骨;韦庄这老爷子更狠,考了几十年,六十岁上下的年纪这才中榜,结果却赶上唐朝政权班底都快要散伙的时候......

科举本来是为了选拔人才,能够为朝廷所用,结果罗隐、李振、韦庄...等人非但是各有所长,更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才干。本来他们也尽能为朝廷所用,这也不是个例,唐廷怎么就会白白错失过这些人才?

个中因由,李天衢很快便想明白了。科举糊名、誊录等制度,是要到宋朝真宗年间才启用的。

唐朝时节,科举也仍受门阀举察的影响,士子在应试前,还可以呈上拜帖,托关系向主考推荐。涉及考官与考生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乱世,贪腐更甚,空有才识者却屡屡碰壁,除了从头铁娃一直熬到倔老头的韦庄这等个例,大多有识之士也就只得另谋出路。

所以韦庄的到来,这倒也让李天衢意识到自己所设立的司吏署内司掌的考核治下学子,也应该采用宋朝时节为了杜绝舞弊,并防止徇私照顾人情的“糊名校考”、“誊录试卷”等制度了......

※※※※※※※※※※※※※※※※※

李天衢休养生息,他还在等,等候朱温继续狂妄下去,直到他惹犯众怒。可是先前虽然意志消沉,已经错失先机的李克用,他却再等不下去了。

因为朱温先招降韩建的镇国军;又吞并李茂贞的陇右军、凤翔军二镇;重挫李周彝的鄜坊军;兵锋所向,直指位于后世山西省西南部,下辖晋、绛、慈、州等几处州府的河中节度使藩镇...这也就代表着他麾下大军触及的地界,已经接邻李克用所掌控的河东、昭义二镇了。

当年的西北诸藩里面,唯一一个能让朱温忌惮几分的人物,正是当年他还在黄巢手下效力时,彼此厮杀得互有胜负,又主持促使其能够摆脱黄巢而接受朝廷招降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

可是王重荣当年与权宦田令孜交恶,也因为人凶暴而欺辱部下,几年前被哗变的叛将所杀...而王重荣的兄弟王重盈也已病死,他的两个儿子王珂、王珙先前争夺节度使之位,其中次子王珙却也明显倒向了朱温一边,而被授以邻道藩镇保义军(又称陕虢军)节度使。以李克用的脾气,就算他再是颓废沮丧,当然也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宿仇死敌,就如此轻易的杀到自家门前。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鄜坊、邠宁两镇,被朱温所取看来也只是早一时、晚一时的问题。可是北面地界,尚还有夏绥军固守自家的疆土,而夏绥军又称定难军,时逢节度使李思恭病故之后,尤其弟李思谏继位,而那边的李家也是得唐朝赐姓,本来的身份则是平夏部拓跋氏出身的党项族人......

李思谏的兄长李思恭当年与几路节度同誓讨伐黄巢、驰援长安,虽然战功平平,当年还被早已死在李天衢手上的黄巢心腹大将孟楷杀得大败。可好歹黄巢败亡之后,李思恭仍被唐僖宗赐国姓,并赐号定难军节度使,封夏国公,自此平夏部拓跋氏趁着唐末乱局,打出南下勤王的旗号,也由此获取唐朝对于党项诸部割据夏州等地的认可。

本来李思恭做定难军节度使之际,他也曾出兵为皇帝李晔讨伐河东李克用而摇旗呐喊过;可调过头来,当李茂贞犯阙圣驾,李克用挥军勤王之时也曾支援过河东军...所以本来看定难军藩镇的主张,似乎还是属于拥护朝廷的一派。

不过朱温方面派遣使臣,曾去与继任节度使的李思谏交涉密议一番。这段时期,以党项族为主的定难军谨守疆土,也就任由着朱温麾下各部兵马在邻道藩镇兴风作浪......

自此,朱温几乎扫荡诸藩,也已可以说是称霸,甚至要统一西北了。

就算再催促去要李天衢出手,可泰宁、淮南等诸镇与西北诸藩毕竟相距太远。黯然颓丧过一段时日之后,李克用也不耐再遣使等候回复,接连调动部曲,兵发河中军藩镇晋、绛、慈、隰诸州乃至治所河中府,而势必要截杀住朱温那死对头麾下趁着河中节度使次子王珙归从,而要轻易占取各处州府的敌军部众......

河中军藩镇治下,隰州石楼山左近,打响的伏击战很快得便惊动的山林间鸟禽走兽惊飞奔走,惨烈的喊杀声在山谷中激烈回荡着。

而兵卒惊呼惨嚎之声,还夹杂着大批战马悲嘶交织响起,期间时不时还有几声恚怒至极的沙陀语咒骂声戛然而止,听起来在此处与敌军狭路相逢的河东部众,也已经吃了大亏!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