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气势汹汹,彷若敌寇。

辽王等到底是年轻,被其震摄,默默无言。

还是福王精神大条,笑骂道:“若是当年对付建奴和闯贼有这本事,何故江山糜烂?”

辽王等回过神来,立马恢复了平静。

一旁的衙役则啧啧称奇,十八九岁的少年,竟然有如此胆魄,就是谁家的贵公子?

辽王这时候昂首提胸,吩咐道:“咱们赶快追上,这群人要械斗了。”

“驾——”

说着,一马当先,毫无畏惧的追上去。

这让身后的骑兵们吓了一跳。

这位主儿要是出了点事,他们可要拿命赔啊。

一时间,战马挥舞起四蹄,急忙追了过去。

诸王这时候也满脸的好奇,一个个的跨马而追。

虽然说诸王文武之道上,有的好文有的好武,但多亏了皇帝多年来的精心栽培,文武比较平均,骑马射箭只是寻常。

所以相较于那些骑兵们只是略逊一筹,但比着那些寻常人,可是强太多。

一时间,骑术平分秋色。

眨眼般工夫,骑兵们就来到了一处平地。

这里杂草丛生,地上碎石头一大堆,显然是个荒地,都没人开垦。

而两个村落,数百号人,就这么即将碰撞。

“住手——”辽王一声呐喊,吓两支队伍一跳。

旋即,紧追而来的骑兵,让整个大地开始颤动,把这些村民们吓得两腿打颤。

骑兵直接横插,吓了两村男丁退了几十步。

“谁要是再打,吃老子两鞭子。”

辽王挥舞着马鞭,满脸的豪横,再加上那出尘的贵气,所有人被吓住了。

此时的他,哪有往日那般悠闲写书的慵懒,活脱脱的像一位将军。

两村的壮丁们只能罢手。

这场械斗,转眼间就被消灭。

不过辽王却明白,皇帝交给他们的任务是解决械斗,而不是治标不治本。

想要彻底的解决矛盾,就得深入了解。

诸王来到了郭家村。

村长出乎意料,竟然是个童生,四十多岁的年纪,没有读书人的文气,反而多了一些蛮横。

话语间轻乎乎的,但出乎意料的硬。

郭远山略微低头:“这位官爷,我赵家村与郭家村势不两立,已然是世代血仇,此事不解决,械斗一日不止。”

“也就是说,争水只是由头?”

辽王喝了一口粗茶,眉头微蹙,这一看就是一毫一斤,味道真差。

但他反应却不慢,直接道:“即使我将你们这群村长族老都抓了?”

“是的。”郭远山沉声道:“至老而幼,两村世仇百年,家家户户都有血债,除非另一方消失,不然无可明灭。”

赵家村和郭家村,一条河,一个在上游,一个在下游,从而起了纷争。

嘉靖年间的一场的私斗,从牵扯到两家,再到全村。

之后就是不来往,再到不联姻,然后是你来我往的争斗。

每年的夏日用水问题,两村总要打上两三场,常年积累下的人命,就不下百条。

至于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至于官府?

在这个封建时代,讲究民不举,官不报,能凑合,和稀泥就成。

然后两村的恩怨就越来越大,甚至从小父母都会告戒孩子,谁家杀了自己家什么人,要求日后不要忘了报仇。

九世之仇,犹可报也。

在这里体现着淋漓尽致。

听到这,辽王头疼了。

几个弟弟们也叽叽喳喳,讨论起来,但都没有一个好主意,尽是馊主意。

如福王,直接强迫两村联姻,实行拉郎配。

“待过上几年,你的女婿是我仇人,我的女儿是你仇人,孙子外孙女一出世,哪里还有什么仇怨?”

卫王则道:“依我看,把所有男丁都抓去当兵,留下一群老弱妇孺,看他们怎么打。”

湘王则乐于武事,摇头晃脑道:“还不如摆个擂台,让他们打起来,挥舞棍棒总比刀枪强。”

赵王则不乐意了:“瞎说什么,这不还得打生打死?依我来看,不如进行文斗,琴棋书画,总能拼个高低。”

只有越王沉稳,作为老五,已经就藩的他,笑着摇头,就这么看着几个弟弟乱说。

辽王气得不行,瞪道:“都是一些馊主意,你们在八部观政,就是这样的?”

“要是让你们治国,这天下怕是尽得反贼了。”

“老五,你怎么想的?”

听到四哥的提问,越王沉声道:“四哥,这事得从长计议,还是到各村看看吧。”

“嗯!”辽王只能这般了。

一群人在村落中闲逛起来。

几人都没有来过真切的农村,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

泥巴地,破草房,牛棚狗窝,以及那成群的鸡鸭,都让他们感到兴奇。

辽王没给这群弟弟瞎胡闹的机会,径直来到了祠堂。

“中山郭氏?”

辽王一见这堂号,立马就涌现出一些记忆。

郭氏来自于姬姓,相传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肇姓始祖。

然后几千年来,在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门阀中,郭氏也留下来许多痕迹,拥有了自己的郡望。

如唐初的五姓七望,太原王氏一类的郡望堂号,是族群的重要标志。

在宋朝时,由于黄巢和之后的五代十国割据,导致大量的士族消亡,但郡望却被留了下去。

宋朝时许多家族流行修谱,也就是牵强附会,给自己找祖宗。

唐朝时是不可能的,因为族谱存在,但战争导致族谱零散,所以许多名门望族再次‘延续’了。

如果说在宋朝,修族谱只是那些士族大户的专利,到了明朝,但凡有些许钱财的,都会修族谱,架祠堂,给自己找一个有名有姓的大人物祖宗。

郭氏最有名的,莫过于太原郡,三国时的郭淮,颍川郡的郭嘉,郭图等了。

而这中山郡,指的是战国时燕国郭隗,以及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郭圣通,魏文帝的皇后郭女王等。

“没错,我郭家村,也是世家大族之后,世代诗书传家,虽说这些年来没出过什么大官,感觉与那些泥腿子可不同。”

说起这个,郭远山一脸的骄傲。

一旁的诸王不明觉厉,好奇地四处张望。

辽王则摇摇头,微微一笑。

他见多识广,看了许多杂书,对于所谓的郡望堂号,自然明白其真假。

世间那么多的大族,可能有许多堂号是真的,但泰半都是假的。

或许在有些人看来,堂号却不过是一些虚名罢了,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是迫切所求的。

如一穷人,骤得富贵,人们嫉妒多,恨之也多,言语走了狗屎运。

但如果其言语自己出子某某氏,如鼎鼎大名的太原王氏,那么那些嫉妒的人就会言道:“难怪如此,人家本就世代出人才的……”

这样一来,不知减缓了多少压力。

如此,许多骤登高位,或者暴富之人,就会千方百计的寻找堂号,给自己找个好祖宗,从而使得名副其实。

由此在民间,反而诞生了许多掮客,专司进行联谱,找好祖宗。

最典型的,在朝堂上,你要说自己是诸葛家的后人,皇帝都保不齐高看你一眼。

而要是秦桧是自己祖宗,自己都说不出口,生怕影响到了仕途。

老子英雄,儿好汉,在世人的认知中,这是颠不破的道理。

这也难怪明初,有人提议给朱元章找朱熹为祖宗了。

而那些穷人,保持着好祖宗,自然是能获利匪浅了。

出头之日且不提,许多前来联谱的人,基本上都是有出息的,只要稍微照顾一番,家族起飞只是等闲。

就算是穷人,也会想方设法的给自己攀附一个好祖宗。

所以到了后世,几乎所有人都是名人贵族之后,就是这般缘故。

此时的祠堂,平日里就成了学堂,这也是许多村庄的常事,二十几个孩童在读书,但一个个抓耳挠腮,显然知道今天械斗的事。

唯独教书先生却冷静的很,他见识多了,平静的朗读着书本。

祠堂,私塾,两者合一。

从庙堂到最底层的村落,官员去不了的地方,儒学反而游刃有余。

读书人在哪里都会受到尊敬。

辽王一行人来到,并未打扰,只是临窗而望。

教书先生看到这群贵公子,连忙过来问候。

辽王则询问起了教书情况。

“启蒙的,一般是三字经,百家姓,或者千字文,再之后则是论语,孟子等。”

教书先生轻声道:“等到学识深了,就会读大学,中庸,春秋等,朱子批注的四书五经授完,就能出师了。”

“若是勤快点,十五六岁则粗识,可以教授一些八股文;懒散的,二十来岁也是寻常。”

“只要家里束修不断,能负担得起,我还是会继续教的。”

“这与之前未变吗?”辽王不解道:“我听说,乡试可不考这些了。”

“我知道。”教书先生叹了口气,但还是略带轻松:“但如今童子试还是考八股,样式未变,看样子也不会再变,我等还能吃上一口饭来。”

“至于乡试,等到他们考中秀才,自然就会有余力购买他书,也用不着我为他们操心了。”

“这倒是。”

辽王点点头。

他投目而望,十来张桌子,无论桌椅都是长条状,一排放两个,如果坐上,三四十个也是寻常。

这群孩子中,有六七岁刚启蒙的,也有十二三岁的少年,十五六岁的则无了。

“我是村里请来,专司给孩子们启蒙的,等到他们十二岁的年纪,如果还算聪慧,就会去私塾学八股。”

教书先生道:“真切的好八股文,还得由秀才教。”

辽王点点头。

从学堂之中,就可以窥探到村落的虚实。

二十多个孩子,也就意味着村中起码有二十来家富户,可以供养一个脱产的孩子读书。

郭家村能够请童生当教书先生,那么财力也很不错。

“可有秀才?”

“暂无。”先生苦笑道:“郭家村开设学堂,也不过是近十年来的事,之前读书的可就少了。”

“秀才,太难了。”

辽王这才扭头离去。

他并没有问社学。

虽然这是朝廷规定的官学,但在民间却施行的并不好。

因为这是量财而行,官府有钱,民间有钱,再加上士绅的牵头,才会办起来,不然的话并不长久。

换句话来说,社学其实是地方富户们供应起来的。

“连个秀才都没有,中山堂名不副实啊!”福王滴咕道。

“乱那么多年,不知多少的名家望族没落,这是正常的。”

越王道:“往年北方十室九空,京畿更惨,这些年才恢复元气。”

来到赵家村时,祠堂上的“天水赵氏”,更是令辽王想笑。

天水赵氏,起源于秦灭赵国后,公子嘉的后裔,名副其实的王族,在汉时有赵充国出名。

论起来,这比郭家的中山郡强了一筹。

“如果郭氏和赵家联合办学,怕是更好吧!”

看着这二十来人,辽王摇摇头。

两村相邻不过数里,集资办学是最好的,至少师资力量不缺。

赵氏同时宣称绝不停止,血仇连天,宁死不屈。

半天功夫来回奔走,看样子倒是白费了。

“四哥。”福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两群人都冥顽不化,没办法喽。”

辽王则不语,他掏出草料,喂起了胯下的战马,陷入了思考之中。

几个亲王见此,倒是没言语,自顾自的歇息。

他们对于战马却没有那么多的情感,都交给了仆从,一群人躲在树荫下乘凉。

甚至有几个跃跃欲试,想到河里游一圈,如去凉意。

还是越王懂事,立马制止了。

“老五。”

忽然,辽王走过来,对着越王道:“你那越国,最缺的是什么?”

“人。”越王刚回了一趟越国,感受到了钱粮的充足,以及转口贸易的钱景,果断地说道:

“我越国如今最缺的,就是人。”

“没错。”

辽王点点头:“那我就给你人。”

说着,他坚决道:“这两村人,根本就感化不了,那就只能来硬的。”

“你的越国最近,郭家村直接整体移到越国去,两家从此不再见面,看他们怎么械斗。”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后院通三国,倚天,诸天,劫红颜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