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勾连淮河、洪泽湖和长江的水道,至今还未命名,官方一律以泄洪道称之。

显然,对于这条河道,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场,都想让皇帝来命名,这样就能显得荣耀。

于成龙自然也知晓这件事,心中自然也是同意。

甚至,他恨不得皇帝亲自南下,看看这条泄洪河。

政绩,这是官吏们最为看中的。

安徽、江苏的文武高官,自然各自散去,而于成龙,则携带着家仆,与侍郎孙江,携手入京。

自然,其乘坐的,乃是运河上的商船,

两层高的商船,能够一次性载运数十人,宽阔而又舒适,其载重为两百石左右。

压仓的商品有很多,让人目不暇接。

虽然步入了秋季,运河水量消减,但船只依旧繁多,让本就不宽运河越发拥挤起来。

排队过关的船只,连绵数里地。

对此,于成龙倒是稀罕,他瞅了几眼,道:“我听说,这些年来最流行的是海运,怎么运河看上去仍旧不曾消减,反而日趋多了。”

“您有所不知。”船主身着绸衣,倒是略显富态,他招呼着水手们划船,一边道:

“海运虽然方便,但架不住有风浪啊,虽说百中无一,但到底还是有风险,比不过运河。”

“况且,海船少则五六百料,多则千余料,造一艘几千、上万块钱,这可是一大笔钱,一般人可承担不起。”

“朝廷的四百万石漕运走了海,剩下的那些位置,可不就是咱们商人占了吗?熟路不走,走生路,这是经商的大忌。”

闻听此言,于成龙倒是微微点头,这话说的不假。

人的惯性,都是走熟不走生,相较于利润大成本高的海运,利润固定路线固定的运河,自然更受中小商人们的青睐。

没有一定的家产,是很难走海运的。

这时候孙江也走出舱,他披着一件长袍,淡淡道:“除此以外,北溟,你忽略了一件事,并非是所有的商人们,都是至京城,中途下船转运的,也不在少数。”

“山东的临清,通州,都是中转站,两地的物产都有,何必舍近求远,入京城呢?”

商人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京城日常所需的粮食、瓜果素菜,河北、山东就在足以供应,所需的只是一些奢侈罢了,如苏绣等。”

“其占运河商船的不足三成。”

于成龙恍然。

他眺望着排成长龙的船队,临河两岸,各种吆喝声不止,旗帜飞扬,酒肉飘香,让人陶醉。

他是山西人,对于这种水运繁忙,一直持有新奇之感,同时作为官场之人,他也明白船只多意味着什么。

关税,运河上大量的关税。

北起京城崇文门,南抵杭州北新,八大抄关,源源不断的为朝廷供给钱财,可以说是坐着收钱。

像他挖掘河道,这两年都是支用的淮安和扬州钞关的关税,可以说极其富裕,根本就没有钱粮短缺的危险。

“这些年,除了官船人少了许多外,一些浮费、人事都少了许多,除了海关需要收钱,其余的地方都无须交钱了,这也是大家伙为什么喜欢走运河……”

商人念叨着,脸上迸发出对未来的憧憬。

很显然,这条黄金水道日趋繁荣,对于民间的影响越来越大,商人们自然是喜欢这种平稳的环境。

实际上,运河的关税,每年贡献,已经超过了五百万块,通过的船只每年超过五万艘,其带动了山东、江苏,河北三省发展,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水道。

拿临清来举例,这一座因为运河而兴的县城,在整个山东是不亚于济南的繁荣,贡献的商税能够轻易超过一府,甚至是数府,占据山东商税的三成。

据统计,长达千里的运河,因之而兴起的村镇、县城,连绵超过百余座,影响数百万人都生计。

这种溢出效应,比海关还要强烈。

也因此,在明清时期,四百万石的定额漕粮,其运输成本则是八百万石。

再加上一些维持运道及治河成本,清时则需要支出数百万甚至千万两白银。

而在当时,清朝一年的赋税也不过四千万两罢了。

一行人走船,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闸口,到了十月初,整个北方一片萧瑟,寒风渐起,让忍不住打起哆嗦。

崇文门下了船后,两人匆匆而至内城。

梳洗了一番后,不敢耽搁,连忙去求见皇帝。

等了两个时辰,才轮到宦官通知。

朱谊汐见到两人时,倒是颇有几分感慨。

孙江是工部侍郎,长时间的留在淮安,主持对黄河的疏通,圩塘的修建,基本上没怎么在京城待着。

而于成龙更不必提,他是郎中,专门负责修建泄洪道,数年如一日,不曾停歇,算是鞠躬尽瘁了。

其今年,不过五十来岁,但已经两鬓斑白,黝黑的皮肤之下,则是皮包骨,只是双目炯炯有神,显示出其本人的不凡。

皇帝对于这样肯做实事的人很是看重:“坐下,都快坐下。”

“去年,西山的水渠也修好了,一明一暗,地上一层河道,底下一层暗渠,虽然麻烦了一些,但却能保证水源的安全。”

“北京城,自此不缺水了。”

朱谊汐感慨道。

这一条沟渠,也用了数十万块,可谓是精心打造而成,对于北京城的繁荣,具有深刻的影响。

这也是绍武朝有数的大工程了。

不过,相较于泄洪河,这又算不了什么。

“臣等赘言,泄洪河长达三百余里,河面短则十丈,宽则三十来丈,在这上面建立了三道闸,一旦江水汹涌,也能阻之……”

“水源贯通之下,惠遍两岸……”

“除此以外,数百条小河与之相连,附近的村镇、府县,也不用再担心洪水之事……”

“臣预计,至少三百万人因此受益,间接受益者,超过千万。”

孙江一五一十地汇报着,神色激动莫名。

这一桩伟大政绩,就这样挂在自己的身上,谁不激动?

“自此后,黄河夺淮后的洪水问题,将会得到初步解决,至少五十年内,江北无需担忧水患了……”

“卿等着实做了一件好事。”

朱谊汐毫不吝啬地赞叹着:“名列青史,这是必然的。”

“传令,让翰林院派遣专人,在这河道两岸,立碑纪传。”

“同时,为了减轻两岸百姓徭役负担,酌情减免两岸府、县赋税。”

“并且,减免其地百姓三年徭役。”

一旁的起居郎下笔如有神。

宦官们则提笔记下,防止遗忘。

说完,皇帝看向二人,双手虚扶,让他们激动不止。

“赐座。”

“两位卿家辛苦了,快快坐下,躬身弯腰岂不累人?”

于成龙闻言,心里顿时暖暖的,犹如喝了一杯热茶,从后脑勺到脚后跟都是热乎的。

君臣之间谈论起了修河趣事,一旁的宦官见时间太久,催促了些,皇帝这才进入正题:

“孙江,你建立了大功,不得不上赏,今个就去刑部吧,那里缺一个尚书,虽然与工部不同,但你也要拿出那股精神气来——”

孙江大喜过望,忙叩首。

一旁的于成龙也受了口谕:“你立有大功,极其优异,就拔为知府吧!”

郎中是正五品,而知府是正四品,往年只有京察第一等才会如此,但却很少。

但对于于成龙来说,这个恩典,着实超乎意料。

如果不出意料的话,于成龙一辈子都无法得到京察一等。

因为,于成龙是秀才出身。

他考中了省试,才外放在知县,然后辗转官场多年,五品的郎中就几乎用尽了浑身力气,如今能够当上知府,真可以说是祖坟冒青烟。

见其模样,朱谊汐心头一动。

如今随着天下的安稳,非进士出身的人在官场上很难出头。

进士头衔,就像21世纪的学历一样,升官不看这个,但不能没有。

很显然,对于于成龙来说,以他的能力升官是毫不质疑的,但是前途可以预见了。

“着,赐于成龙为同进士身份——”

这下,于成龙呆住了。

一旁刚刚成为尚书的孙江,也感觉不可思议。

他瞥了一眼这位下属,心中百感交集。

有了这个同进士头衔,对其可谓是如虎添翼,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两人离开了皇宫,一路上无言。

最后,分别时,孙江拱手叹道:“北溟,你才是真正的简在帝心啊!”

言罢,他嘴里泛苦,一时间尚书的官位都没滋味了,一股嫉妒的情绪直冲大脑。

转过去后,于成龙见之,竟然有一股萧瑟之感。

他晃了晃脑袋,失笑道:“我真是昏了头,这时候应该是喜庆才对。”

回到工部安排的院落中住下。

翌日,院中的同僚们就起早,赶着去点卯,而于成龙倒是难得休息一番,睡到了日中天。

“老爷,您吃什么?我去预备着。”

“预备什么,直接出去吃吧!”

洗漱一番,家中无有柴火,盐米。根本就无法生火煮饭,索性京城什么也不缺,刚出院落,沿街就有卖饼的,亦或者馄饨的。

主仆叫了两碗混沌。

一碗肉混沌,撒着小蒜叶,粗略一数,竟然有二十来个,半个脑袋大的碗装盛着。

“哟,这肉香着嘞!”

于成龙吃上一口,满嘴的肉香。

“您老是外地人吧?”伙计轻声说道,虽然语气还是恭敬的,但话里话外都透着一丝骄傲。

“怎么?”于成龙人老成精,哪里看不清他们的做派,但却不怎么在意。

“您瞧着,这肉馅可是上好羊肉,千里迢迢来自绥远,搁市面上,可是十来文一斤呢!”

“所以吃着才这般香,与往年的猪肉可不同。”

听得此言,于成龙微微一笑,继续吃了起来。

一碗吃尽后,于成龙勉强吃了个半饱,主仆又各添了三个菜饼,才算是齐整。

伙计笑着脸:“一碗馄饨三枚大钱,您这两碗,一个饼半枚,您这六个,合计是九枚大钱。”

这里的大钱,指的是铜圆。

具体的汇率则是,一枚银圆等于十枚银毫等于一百枚铜圆。

一枚铜圆价值十枚铜钱。

换句话来说,主仆二人就是九十文钱。

价格看上去昂贵,但在京城却属于正常价。

朝廷控制的只是粮价,而无论是房租,还是人工,在京城都是无比昂贵的。

就拿普通的苦力来举例,在崇文门扛包袱,一日能得百文,而在相隔不远的天津,顶多八十文。

在河北保定,更是直降到三五十文。

况且,粮食不贵,但副食品则一如既往的贵,蔬菜、水果、酒肉,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昂贵。

庞大的百万人口,拥有着旺盛的需求。

刚吃完,一旁伺机而动的报童,背着布袋,拎出一叠报纸:

“这位老爷,我这里有《大明公报》、《斗狗报》、《文斋报》、《花魁报》等十几种,您要哪一种?”

“看您斯文的样子,定然是个读书人,这《文斋报》如何?要不就这本《读者》?里面都是国子监生刚编的故事,可动人了——”

“给我来份《大明公报》吧!”

于成龙洒然一笑。

一旁的仆人则问清了价格,得知十文钱时,心不甘情不愿地舍去:“怎这般贵?江苏才八文呢!”

“您见谅,这是今天早上刚出来,三天后是九文,七天后才是八文呢!”

报童笑着说着,这才蹦跳地离去。

主仆刚想走,一旁的伙计则恭敬道:“您老要是还想吃,就找这报童传个口信,他们直接给您送上门。”

“到时候钱给他们就成了。”

于成龙瞥了一眼远走的报童,微微点头。

吃饱后,于成龙又找来间酒楼探听起来,一下午的戏剧视听结束。

傍晚,主仆开始找个澡堂泡澡。

推拿完,伙计则麻溜道:“您老衣衫旧了,要定制衣裳吗?盛德成衣铺的衣裳便宜,裁缝直接上门……”

“瞧您这鞋别脚,我这有新的,您试试?”

拒绝了大量的服务后,临行前,主仆二人懵了。

在庞大的京城,他们迷路了。

“客官,我这有马车,只要十枚大钱,直接给您送到家门口——”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后院通三国,倚天,诸天,劫红颜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