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虽然经过孙世瑞的一番整理,但皇后还是心底不安。

不过,她也算是绝了幼子继福藩的心思。

按照常理来说,当了十多年的皇后,她已经算是居其位,养其气,但有道是关心则乱,太子之位,谁不紧张?

这些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万万不可流传出去。

孙世瑞沉声道,双眸之中迸发着厚重和严厉: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几人纷纷点头,这才松懈了心弦,开始聊起了家常。

孙世宁如今也二十郎当,婚配倒是提前说好,乃是朱猛的嫡女,等了两年,今年才堪堪十六。

不过,也是值当的。

孙世宁笑道:宣国公爱煞了此女,又是嫡出,所以准备了六十八抬的嫁妆,还有十个铺子,十顷良田,一座水磨,可谓是出了血本。

孙雪娘微微颔首:京畿的田庄难得,虽然只有十顷,但价值却超过了万块,尤其添了水磨,你们的小日子倒是舒服。

大哥,咱们的聘礼呢?

孙世宁呵呵笑道:咱们虽然不厚实,但也尽量凑了凑,彩绸百匹,金一百两,银三千块,再加一些骏马,金器,也是相差不离了。

孙世宁则叹道:何止?

兄长还为我准备了一座三进的宅子,何故要这般大?这得费不少钱。

我也得加些。皇后则摆手道:历年来有些积攒,就添玉如意十柄,三尺高的红珊瑚三座。

另外一些宫里的首饰、瓷器,就不赏给你,也不能用,尽摆着放着,还浪费。

我再与你一座宅子吧!

娘娘,我已经有了宅子了。孙世宁忙道:够了,再多就住不过来了。

也好。孙雪娘轻笑道:待你升官了,再让陛下赏你。

相较于朱静等人,孙世宁年岁较小,没有获得从龙的待遇,如今只挂着锦衣卫千户的头衔。

娘娘,我也快成婚,什么时候让我去打仗?

孙世宁不顾形象,撒着骄道:我都快二十了,十三哥当时都当了六品的武官。

不急。孙雪娘微微摇头,头上的凤钗摇晃,散发着明亮的色彩:待你有了子嗣,功勋什么的,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对此,孙世宁感到了无奈。

等我退下来,你再去吧…

作为长兄,孙世瑞则开口道。

兄长,你还不到五十,怎么就退下来?

虽然孙世瑞继承了代州伯的爵位(后期改的,别纠结),但其官位却不断地上升,从曾经的学政,变成了按察使。

但如今也到头了,升无可升。

享了伯爵,不退也得退了。

孙世瑞浑不在意道:如果不是陛下圣恩,督察院的弹劾,早就把我淹没了。

退下来也好。孙雪娘则满不在乎道:大哥年纪也大了,不如退下来享福。

到时候,小弟你就是家里的支柱了。

午时,太子,孙豆娘等聚在坤宁宫,一起享受家宴。

吃了一半,不曾想,皇帝也过来了,一时间气氛大为不同。

席间,对于福藩继嗣一事,皇帝玩笑般解释道:都说灭国不绝其祀,如今三百年大明,也算我与我同宗同祖,岂能让其绝了?

福藩算是继了燕统,自然福藩不能断。

不过,皇帝序统变更,虽然我的儿子过继给了福藩,但其自然不能享有继位之权。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两家人。

皇帝亲口承认,这让众人的心思轻松了不少,皇后更是发出了真诚的笑容。

夜里,太子回到了东宫。

今日,我的几个舅舅与皇后聊了什么?

闭目养神,享受着宫女的按摩,朱存渠轻声道。

这时,一名宦官小心翼翼而前,低声道:虽然开敞着门,但却有人守着,听不大真切。

先是公主找了皇后,再找来了两位国舅爷……

这里的国舅爷,自然是尊称,实际上是这样奉迎太子的身份,其必然登基,国舅无非早晚的事。

但不出所料,应该是福藩继嗣事,几人聊了半个时辰,皇后才开朗了不少。

福藩——朱存渠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容:过继给福藩,不亚于别出宗庙,这样的皇子还有什么出息?

皇后实在是关心则乱,大惊小怪了。

还是太子爷看得清楚……

又细细道来这一天宫内发生的大小事,大约一刻中后,朱存渠才彻底地松懈下来:

沐浴吧,该歇息了。

很快,整个东宫陷入了安静的旋律中,谁也不敢打扰到太子的安寝。

虽然住进东宫不久,但朱存渠却对整个东宫保持着必要的控制力,即使主要位置的官吏都是由皇帝和皇后任免的。

投资未来,惠而不费的事,谁都愿意尝试一番。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很快又是忙碌的一年过去。

到了入秋,秋税入库,天高气爽之时,整个朝廷发生了一场大地震:

位居十三载首辅,酇国公,被誉为开国第一文臣的赵舒,正式上书致仕。

很显然,这让人觉得很不对劲。

毕竟,赵舒不过六十出头,而次辅王应熊则已然超过了七十,人家现在精神抖擞,为何赵舒就致仕了?

一时间,谣言满天飞。

有的说赵舒身患重病,不堪为政。

其最大的证明,就是最近两年一直在放权,培养后来人。

而有的说是皇帝忌惮功臣,赵舒顺势退下,最大的例子,则是指当年的太子被封为吴王事。

说的有鼻子有眼,赵舒如何的据理力争,皇帝如何的动怒都是十分清楚。

对此,皇帝亲访国公府,慰问赵舒,打破了谣言。

面对皇帝的诚挚留任,当着一众大臣的面,赵舒叹道:

非臣不愿,实不得不为尔。

居内阁十余年,年已六十,两鬓花白,如今牙齿松动,精力大不如前了,甚至不如乡间之老农。

如此残躯,何故恋栈?

皇帝自然再三留任,言语满满的都是不舍。

不过,赵舒去意已决,断然不会动心。

一个多时辰后,皇帝这才离去。

翌日,赵舒继续上书。

照例不准。

三日后,赵舒继续上书。

皇帝拖延数日后,不得不准。

随后,一应的赏赐就封下。

首先,加赵舒为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在他是前面只有特进荣禄大夫,基本属于文官顶级。

l剩下的只能等死后再赠了。

除外,追赠其父、母,等官职自不必提,其妻封为正一品诰命夫人。

其子、媳都有封赐。

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也是为什么封建时代,即使是女人也重男轻女的原因所在。

当女人无法走向仕途的时候,通过生一个具有文才的

儿子,同样能够得到封赏品阶。

对于赵舒来说,作为厚重的赏赐,莫过于皇帝加封其为太傅。

也就是说,他从东宫之师,正式为皇帝之师,可谓是大跨步地前进。

在这种情况下,他怎能不心满意足?

怀揣着满心的赏赐,九月初,天气即将转凉之时,他踏上了归程。

如果按照皇帝的意思,在寒冬赶路归山西,未免太过于劳累,不如待在北京城过冬,来春再走。

可惜赵舒意念坚定,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去。

送别时,太子亲临。

数以百计的文武百官,在亭前驻留,再加上大量的仆从马车,让整个官道堵塞地严严实实。

晴空万里之下,灰尘满天,急促的马儿忍不住打起来响鼻。

退下了官袍之后,赵舒似乎一下子年老了十岁,脸上的皱纹怎么也止不住,黑眼袋耷拉,一袭布衣,宛若普通的农夫。

亭前,赵舒仔细打量着太子,只见其一身蟒袍,脸带稚嫩,但却双目有神五官端正,皮肤白皙如女子般。

浑身的天潢贵胄之气,怎么也挡不住。

若是不认识的见了,也会叹一句谁家的贵公子。

太子快十四了吧?

凝视了许久,赵舒这才笑道。

过了年就十四了。朱存渠小心翼翼地回答。

此时的对话,给予他的压力不下于皇帝。

今日一别,老夫就不再归京了,长伴父母之旁,结庐而居,也算是弥补一些我这些年的不孝……

不知道坟前的杂草多不多了……

赵舒有感而发。

自古忠孝难两全,先生记挂天下百姓,辅佐父皇重立大明,此何不是大孝?

朱存渠清脆的声音响起,似乎还带着点沙哑,处于变声期的他,说起话来也掷地有声。

闻听此言,赵舒微微一笑,没有多言兀自走向亭中。

几只飞鸟为之惊起,徒留下几坨鸟粪。

赵舒浑不在意,直接坐下,然后指着对面的石椅:太子请坐。

朱存渠不敢怠慢,忙坐下,顾不得其脏。

在崇祯十六年时,西安府大疫,陕西上下莫不惊慌,大户豪右逃亡乡下,秦王甚至紧锁宫门,自成一体。

皇帝觉察其事,不顾其安危,舍身而收纳全府百姓,从而使得大疫消减,让当时孙总督喘了口气……

及至洛阳监国,蓦然回首,我等才知晓,短短数年时间,已然羽翼渐丰,皇位唾手可得……

及今,绍武已有十三载,宗庙再复,百姓太平也有十余年,皇帝虽然平日颇有几分爱慕颜色,但不过是小节罢了。

听着赵舒重复一遍自己父皇的伟业,朱存渠听得津津有味。

从不同人的角度来看,味道自然不同。

太子——

忽然,赵舒从记忆中苏醒,扭过头,看向了他。

朱存渠忙点头:是。

老臣作为东宫太师,却从未教授过你一天学问,今日临别前,有一言,你要仔细听着。

如今民间虽言语皇上好大喜功之事,但却不知晓,朝廷连年用兵,府库却不曾空虚,反而越积越多。

民间的丁口不减反增,愈发的兴旺起来。

赵舒不急不缓道:旁人不清楚,你一定要明白,朝政稳固,今上居大功也,你莫要听信他人言语,惹得大祸。

此话一出,朱存渠浑身一震:我明白。

子不言父过,这是常理,

太子应当是知晓的,老臣不过是老调重弹罢了。

不过,太子熟读史书,理应知晓另一件事。

忽然,赵舒的声音降低,不仔细听,甚至不太明了。

朱存渠知道重点来了,忙倾身作聆听状。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赵舒低声道:但同样,自古以来无论何人,登上皇位之后,都会大异常人,皇家无父子,只有君臣。

今上之相,明君也,唯有太祖可比之。

但,今上与太祖不同,你也与懿文太子不同。

……

亭外,密密麻麻的人群眼见太子作倾听弟子模样,看向赵舒的目光愈发羡慕了。

这是前后两代帝王的真心啊!

自古以来,何处之有?

两刻钟转瞬即逝。

亭中,太子举起了酒杯,恭敬的敬上满饮之。

赵舒满脸欣慰,同样饮之。

又是一番絮叨,这才罢了。

长亭外,官道边,芳草连天,秋风渐气,牛马嘶鸣,灰尘弥漫空中,散发着别样的味道,似乎想要人铭记这一刻之事。

立在马背,朱存渠目送其离去,久久不舍,哪怕马车已经不见踪影。

小爷,马车远了。一旁伺候的宦官忍不住给他添了件衣裳:天也凉了,时辰不早,宫门快要关了。

是啊,时候不早了。

朱存渠叹了口气。

他抬目四望,一起来送别的秦王、齐王等,早就归城,显然是不会等他这个太子了。

至于附近的文武百官,面对太子,一个个敬而远之,不敢轻易的交涉往来。

毕竟只有东宫之臣才名正言顺,在这样的公众场合公然接触太子,你让皇帝怎么想?

人家正青春,你就投靠巴结了?

回去吧!

将披风搂了搂,朱存渠进入了马车。

身躯微微的晃悠,他闭目沉思,拒绝了宫女们的服侍。

此时在他的脑海之中,赵舒的西句话,在耳边一直徘徊回响:

自古明君者,必专断,恨夺权者。

太子,须小心再小心啊!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后院通三国,倚天,诸天,劫红颜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