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回朝的官职,李善有过深思熟虑,回京之后也通过凌敬与秦王那边有过沟通,最好的选择是以静制动,满朝上下实际上是挑不出一个既合适李善地位品级,同时也能适合李善发挥能力的位置的。

长孙无忌倒是心心念着北衙禁军呢,但李世民与李善都有共同的判断,如今柴绍节制北衙禁军并无差错,李渊不太可能换人,就算换人……很可能也会换成平阳公主接手,和没换一个样。

最关键的神色,李善如果想抢这个位置来节制北衙禁军,那就不得不与东宫碰一碰……一方面如果平阳公主夫妇出局的话,理论上最应该接任的是前任李善,以及现在北衙禁军中最有名望的右监门卫大将军燕郡王罗艺。

不管是为了李善这个中立的身份,还是为了不引起东宫对目前局势的判断……后者主要指的是裴世矩,李世民都不希望与东宫直接发生冲突。

“伯父,其实司农寺挺不错。”李善正色道:“小侄去岁才加冠,历练还少……”

虽然知道李善说的历练指的是公务上,但李渊还是忍不住打断,嘲讽道:“回朝大半个月了,今天还是顺带着去司农寺转一圈,难道就是这么历练的?”

李善干笑了两声,“这不是还要修养吗?”

“这等话就不用在朕面前胡扯了。”李渊眉头挑了挑,“说了任你择之。”

“司农卿。”李善斩钉截铁道:“原州一战,臣率八百锐士远迈雪山峻岭,直抵萧关,虽有运道,将校用命,士卒效死,但不可忽略棉甲之功。”

李世民插嘴道:“的确如此,虽然不比明光铠,亦不及普通铁甲,但能抵弓箭,而且比铁甲轻便的多。”

“关键是能保暖。”李善补充道:“他日征伐草原,不可能择夏、秋出兵,必然是春冬……”

李渊微微颔首,“怀仁所虑深远……所以欲在司农寺推行棉花?”

“不错。”李善兴致勃勃的说:“所谓物以稀为贵,如今棉花不宜在民间推行,而朝臣勋贵,厌棉花臃肿,所以只能以司农寺推行棉花种植,打制棉甲……”

李渊打断道:“少府收购?”

“说来说去怀仁还是盯着少府啊。”李建成大笑道:“不过若非少府拒棉甲,怀仁也未必能下萧关呢。”

“庐江郡王……”李善撇嘴道:“真是好大的架子,连三姐的面子都没用。”

庐江郡王李瑗是东宫的底细,李建成苦笑道:“怀仁索要的价也太高了点……”

“太子殿下,此为有利军国的利器!”

李建成瞄了眼对面的李世民,“玉壶春也有利战事,二弟可是让杜执礼全都送……”

“那是京兆杜氏啊!”李善不依不饶,心里嘀咕,杜淹估计做的是无本买卖,哪能和自己比啊。

虽然李善很久没进司农寺了,但里面也是有人手的,在没有肯定价值之前,就算许诺收购,也没多少人肯种植棉花,司农寺也不敢推广,八成得自己亲自动手推广,而且还得占用自己名下的土地,这都是本钱。

李渊懒得听几个人掰扯,“那怀仁暂时就留在司农寺……等灵州战事之后再行安排。”

实在不行,十六卫大将军抽一个挂上去,不然一个嗣王只出任司农卿,也有点不太像话。

又闲扯了几句后,李渊看向李建成,“太史令傅奕的奏折看过了?”

“已经是第七次上奏了。”李建成面露不渝,“孩儿听说其人早年与寺庙有私仇……”

李世民立即开口道:“傅奕,相州邺县人氏,精天文历数,曾担并州仪曹参军,少时家道中落,皆因田产被列为寺产,不得不托庇于舅家。”

李建成一脸的腻味,这个弟弟还真是准备万全啊!

李渊微微点头,“八十老父,击壤而歌;十五少童,鼓腹为乐。耕能让畔,路不拾遗。孝子承家,忠臣满国……当此之时,共遵李、孔之教,而无胡佛故也。”

李善听得一脸懵逼,好一会儿才听出了点意思,那位太史令傅奕在昨日第七次上奏《请除释教疏》,主张禁断佛教,胡佛邪教,退还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这是要灭佛啊。

傅奕的意思是,上古时期没有佛教,天下太平,其乐融融,为什么现在人心乱,世道乱呢,就是因为有佛教啊!

什么叫不讲道理,这就叫不讲道理啊!

不过好像自己刚刚穿越而来的时候就经历了一次,后来李善也打听过,正是这位太史令傅奕的手笔,那是第三次上奏……当时正好关中兵力吃紧,恰逢山东战事连败,所以李渊才授意查验关中寺庙,那也是李善第一次与时代的触碰。

但想灭佛,难度太大了,虽然现在天下一统,但之前数百年的南北分裂,以及隋灭之后的大规模战事,都导致佛教深入人心,不夸张的说,满朝臣子有百分之七十都是信佛的。

所以昨日傅奕上《请除释教疏》,登时跳出好些人出来,带头发难的是尚书省右仆射萧瑀……这也正常,“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指的就是南梁嘛。

不过傅奕不甘示弱,与萧瑀唇枪舌剑,激烈论争,而且也不是没有赞同他的人。

李善瞄了眼李建成,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位太子还真的确不堪为君,傅奕前后七次上疏,痛言佛教蛊惑人心,盘剥民财,消耗国库等弊端,请求沙汰僧尼。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傅奕的建言是正确的,而太子却因为信佛而大加驳斥,李建成的小字毗沙门就是取自佛教。

而李世民极为赞成傅奕,大量僧人占据土地,逃避税赋,又不守戒律,长此以往,必有乱局。

李善琢磨了下,或许李建成不仅仅是因为自己信佛,而是有大量的朝臣信佛……有以此笼络朝臣之意。

但无论如何,这种选择在李渊面前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李善很快就发现,李渊是赞成李世民的……这是一个帝王的选择,无关于夺嫡,无关于争权夺利。

李建成看了眼一直在看热闹的李善,突然道:“记得怀仁也是信佛的?”

李善呃呃呃了会儿才小心翼翼的点点头,这倒是真的,他前世就信佛,初一十五还要吃斋,平时经常在心里默念经文。

不过前世信佛和这个时代是不同的,现代社会里,做个和尚都要考文凭呢,用高小琴的话来说,那是职业而不是信仰。

李渊皱着眉头看着李善,“朕记起来了,东山寺对吧?”

“从出生就开始修闭口禅的乌巢禅师。”李世民不动声色的补充道:“为此杜克明还在怀仁手中吃了亏,东山寺持续至今。”

李善猛烈咳嗽了几声,“秦王殿下,这事儿……”

李建成又说:“对了,那位佛家千里驹玄奘禅师已经自天竺回返,上个月抵长安。”

这才四五年,玄奘这么快就回来了……李善有些意外,不对啊,记得历史上的玄奘在印度待了好些年,甚至在当地都名声远播,很久之后才启程回唐。

李世民扯扯嘴角,“怀仁看来,应裁撤寺庙,沙汰僧尼否?”

李渊看了看两个儿子,也将视线投向了李善。

今天就不应该觐见,李善无语了,这事儿怎么就绕到我头上了?!

说应该禁佛,那等于是在打自己嘴巴,说不应该禁佛,那等于是与李渊、李世民唱反调……最关键的是,不管怎么选择,都有立场。

而李渊正好有试探李善政治立场的企图……这一点李善猜到了,李世民也发现了通过凌敬告知。

所以,李善根本就不可能有立场。

“臣虽蒙陛下爱重,册封嗣王。”李善正色道:“但非宰辅,无权建言,且此非司农寺所辖。”

李渊挥手道:“但言无妨!”

这是要逼我啊!

李善面无表情的说:“太子说得是,秦王也说的是,不如……”

“好了!”李渊暗骂一声,要和稀泥还用得到你啊,这一手朕才是熟手!

“臣告退……”

“急什么!”李渊瞪了眼,“此事不可轻忽……”

话音未落,外间有宫人来报,门下省侍中江国公陈叔达请见。

片刻后,陈叔达面无表情的坐在李善的身边,后者看了眼奏折下面的附名,太仆卿张道源,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

但这位太仆卿张道源真是牛啊,上奏附和傅奕也就算了,居然提议……不仅仅是佛教,就连道教都要算上。

要知道李唐建国之后,李渊刚开始不要脸的自称陇西李氏,但这个说法……人家陇西李氏虽然没有驳斥,但态度是摆在那儿的,不认。

其实李渊也知道这个……毕竟朝中那么多陇西李氏出身的子弟呢,难道都封爵郡王啊,所以李渊后来将自己列为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人,同时为自己请了个老祖宗,道教始祖老子李耳。

这位张道源居然要禁道……李善心里啧啧称奇,这货放到明朝时倒是个科道言官的好苗子,怼天怼地怼空气啊!

李渊、李世民都保持了沉默,而太子李建成却是眼睛一亮,“父亲,道士与僧尼一般,占据土地,逃避税赋,若要禁佛,似乎……”

李渊冷冷看了眼过去让太子闭上了嘴巴,你去年不要老子,今年连老子都不要了吗?

李善有些意外,低声问了陈叔达几句才知道,这个时代的道观还真的不缴纳税赋的,不过道士讲究的脱俗,而僧人讲究入世,所以在规模上是无法相比的。

这时候,沉默的李世民开口道:“父亲,道士与僧尼一般,占据土地,逃避税赋……”

众人都投来诧异的眼神,太子李建成的眼神更是古怪,这和自己之前说得一模一样,字都没改一个!

但接下来,李世民话题一转,“当一并视之,沙汰全国的僧、尼、道士、女冠,若有得道高僧、道士,可迁至大寺观,供给衣食,而其它的则令还俗,返归故里。”

李建成松了口气,还以为对面的二弟真的会赞同自己呢,果然最后话风变了。

但让李建成大为惊讶的是,李渊沉吟片刻后,摇头道:“佛道皆大行于世,不可苛求,当每府州定额佛寺、道观。”

虽然是摇头,但实际上是赞同李世民的观点……灭佛、灭道那是不行的,但必须严格的进行淘汰,命大部分的僧人、道士还俗。

李善细细看了会儿,发现李渊、李世民在讨论时候时不时有眼神的交流,再转头看看沉默的陈叔达……最后李善抬起头,开始研究临湖殿的顶上是用什么木头打制的。

自己的出现肯定是个意外,但陈叔达的请见肯定不是意外,李善有些同情太子李建成……今天这一幕,显然是李渊、李世民父子演的一场戏,推行严禁佛道占据田产,逃避税赋的政策。

就是不知道剧本是谁写的,李善在心里盘算,不知道太子李建成能不能看得穿,或许李建成还觉得自己赢了呢,毕竟没有真正的禁佛嘛。

那个上疏请禁道教的太仆卿张道源不是李世民的人,就是李渊的人,这一手能让朝中那些信佛的朝臣都闭上嘴巴……人家连道教都如此,难道佛教就能例外吗?

离开太极宫后,李善在吏部外等到了李昭德、张文瓘,与几个也算熟悉的世家子弟去了东山酒楼聚宴,心里还在琢磨这件事。

李渊、李世民演的这一出戏,完美的绕过了那些阻碍推行国策的阻力,这是大的方面,从小的方面来说,父子两人配合默契,这已经显示了李渊的倾向。

如果没有裴世矩,李渊应该会在几年内渐渐削弱东宫的势力,同时让天策府的属官,以及李世民安排在陕东道大行台的心腹官员逐渐入朝,最后才动手易储。

不过有了裴世矩,就注定李渊的这一套是无法玩下去的,李善有点心痒痒,就李建成本人而言,未必有起兵的决心,真想知道裴世矩有什么手段。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