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两仪殿内,崔信滔滔不绝的从中书舍人的职责开始讲起,从方方面面来否定李善出任中书舍人的可能性。

李渊面有不渝之色,作为开国帝王,他并不缺少杀伐决断的心性,但他和其他开国帝王有很多区别……比如在纳谏这方面,李渊就比较大度。

比如和李善同科的进士孙伏伽就是因屡屡进谏得以胜任御史中丞。

李建成略微有一丝紧张……呃,他自以为先请李渊赐名玉壶春,又力荐李善诊治平阳公主,施恩颇多,如果李善能任中书舍人,那将是不小的助力。

李世民对此很是无所谓,他是真的不关心这些

所以,李建成开口为李善争辩,还将李善的诗才拿出来说嘴……李善胸中发闷,只能抬头盯着殿顶。

实话实说,李善真为李建成感到悲哀!

这个倒霉催的太子啊,历史上的军功就是被我搅合的,你还非要怀柔招揽!

好吧,怀柔就怀柔吧,但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

请李渊赐名玉壶春……结果让我和杜淹生仇,酒肆被封,还好险科举落榜,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幺蛾子呢!

而且还牵连得房玄龄弃职……李善在捣鼓出玉壶春的时候,只想赚一笔块钱,可从没想到招惹这么多麻烦!

之后李建成又举荐李善诊治平阳公主……李善当时真是想一巴掌扇在这个自以为是的货色脸上!

现在,李建成还要为李善争这个中书舍人!

你是真的想招揽我?!

是怕我恨不死你吧?!

李善很清楚,中书舍人这个职位在明清时代那是个屁,进士出身的都不肯出任,但在三省六部制的时期,中书舍人是清贵之位,是权重之职,大部分宰辅都曾经担任过中书舍人。

如果自己出任中书舍人,必然成为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争取的关键人物……要是如此,自己还不如答应去平阳公主府任个长史呢。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中书舍人掌草拟诏令……这方面李善是真不懂啊。

那边李建成还口口声声说李善才华足以担当……杨恭仁笑着随口说:“回京后听闻李怀仁诗才,不如今日……”

李渊咳嗽两声,“杨卿理应听闻……怀仁如今有个绰号,李推敲。”

呃,这是李善刻意放出去的,不然天天有人上门论诗,那就完犊子了……起到多少效果目前还不好说,毕竟李善很快就被关进了平阳公主府。

杨恭仁笑着没继续说什么,而崔信嗤笑道:“久闻李善其人,所学驳杂,天文地理,诗赋医道,无所不能,更心思敏捷,提笔即成,何尚需推敲?!”

李善保持着抬头看着殿顶的姿势,只是脸上表情有些僵硬……喂喂,你没完没了啊!

李渊和李建成还没觉得什么,但李世民却敏锐的发现好像不太对……崔信今日批驳,或许是因为出身清河崔氏,但李善此人,看似温和,愿退避三舍,但绝不是个挨打挨骂不还手的人。

当日长乐坡被逼到死角,奋起而击,秦王府子弟一败涂地;东山酒楼对阵尉迟宝琳,步步后退,最后三招两式将对手击晕到地。

为何今日唯唯诺诺,毫无反击之意?

李世民在心里琢磨了下,看着模样李善没心思出任中书舍人,正在努力远离已经越来越近的漩涡。

呃,这个答案,不能说错……只不过解题过程,离题万里。

李善自然是听得懂崔信那句话……当日长孙氏设宴,有人提起李善,崔小娘子索诗,第二日那首“桃花依旧笑春风”就送去了。

什么叫提笔即就,这就是了。

崔信死死盯着李善……你个小兔崽子,在外头宣扬什么推敲,到了关键时刻,却是提笔即就!

杨恭仁轻轻咳嗽两声……他是局外人,觉得属下这话越说越偏了。

崔信回过神来,扬声道:“中书舍人定制六人,分押尚书省六部,佐相判决。”

“李善其人,年未过弱冠之年,何德何能押六部?”

杨恭仁点头道:“陛下,此事需谨慎择人。”

“李怀仁有筹谋山东战事之功,但初初出仕,出任中书舍人,此非储才正道。”

李渊听了这话,脸色略微好看了点……杨恭仁承认李善的功劳和才能,以朝廷储才相劝。

但其实杨恭仁也是有自己的用意的。

虽然如今尚书左仆射裴寂因为特殊的地位,和李渊特殊的关系被视为首相,但实际上在三省六部制后面近千年内,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才是真正的首相。

期间的缘由很多,而中书舍人分押六部就是一个关键,这意味着中书令的手是能伸到尚书省的,而尚书省的六部是实际操持朝政的关键。

杨恭仁对李善没什么看法,但他绝不想看到,因为李善而使中书省的职权有所削减。

不过倒是记得侄儿这一科入进士榜,好像还和李善来往颇为密切,杨恭仁说完转头看了眼……结果看到的是李善投来的感激目光。

李建成有些失望,但也没继续争论……他对李渊的心思变化最是了解。

崔信冷冷的看了眼李善,眼神有些复杂……后者心里暗骂,当年清河县内,这货温文儒雅,就算自己斩杀崔帛,也没现在这般横眉竖目,不会是个女儿奴吧?!

杨恭仁正要退下,李渊突然开口道:“记得吏部尚书为检校?”

杨恭仁愣了下,点头应是。

“转工部尚书。”李渊吩咐道:“吏部尚书……杨卿兼任检校。”

李善低着头全身心的盯着脚下的金砖,心里估算这个时代的金砖质量有多好……

检校吏部尚书的封伦兼任天策府司马,如今转工部尚书,这对李世民来说不是个好消息……李世民虽长期出任尚书令,但尚书省的事务大都是左仆射裴寂负责的,原本封伦为吏部尚书,能极大的增强秦王府一脉在尚书令的权责,使李世民这个尚书令不仅仅只是个头衔。

但现在,中书令杨恭仁兼任吏部尚书……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打压李世民吗?

意味着在警告李世民吗?

未必,或许只是制衡而已。

李善在心里盘算,杨恭仁出身弘农杨氏,前朝观王杨雄之子,在朝中向来没什么偏颇,政治立场偏向中立,其侄女是齐王妃,不过外甥女为秦王侧妃。

但为什么今日提起,这样的大事……为什么是我还在场的时候提起呢?

李善懵懵懂懂,一时间想不明白……但李世民大约猜到了些什么。

封伦检校吏部尚书,早就成了东宫的眼中钉肉中刺,要知道从魏晋时期至今数百年,铨选之责向来是朝中事务的重中之重。

前隋时期,吏部尚书是不能专断铨选之权的,皇帝会另外选出重臣参与铨选,比如大业年间,一共七人同主持铨选,被称为“选曹七贵”,其中有宇文士及的父亲宇文述,当朝宰相苏威,中书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黄门侍郎裴世矩。

而李唐立国,吏部尚书有专断之权,封伦任吏部尚书后,东宫屡屡提议,再启重臣铨选……李世民在心里判断,约莫还是父亲在和稀泥。

至于为什么今日提及……应该是找个由头。

果然,李渊向李善招手道:“《春江花月夜》为传世之作,若是落榜,朕当为后世笑耳。”

李善脸上露出个感激的笑容,赶紧行了一礼……好吧,天策府内又多了个对头,从吏部尚书转为工部尚书,封伦能不恨吗?

但封伦会去找杜淹的麻烦吗?

不会,人家是京兆杜氏子弟呢。

所以,很可能会去找寒门出身的凌敬的麻烦……头痛啊!

崔信细细打量着这个少年郎……当日在山东就是个能折腾的,没想到回了长安更能折腾,一首《春江花月夜》让秦王丢了个吏部尚书,秦王还不恨死他?!

女儿啊,要不你还是换个目标吧……这位实在太能折腾了!

等杨恭仁和崔信出去后,李渊招手将李善叫到近处,“清河崔氏刁难至今?”

显然,崔信今日发难……李渊立即想到了李善斩杀崔帛一事。

李善咳嗽两声,想了想又咳嗽两声,脸都挤得不能看了,“陛下……伯父,当日之事,崔舍人倒是处事公正,许放还田地,更言族老不许,便以私田还之。”

“那……”

“咳咳咳……”李善剧烈咳嗽了会儿,苦着脸说:“伯父……此事能不说吗?”

李渊瞄了眼李建成、李世民,狐疑道:“有何不能说的?”

“无涉其他……”李善身子往前凑了凑。

李渊作势侧耳,结果听到“真的不能说。”

“私事,私事……”李善唉声叹气,“要不等有了眉目,再禀报伯父?”

李渊更是狐疑了,挥手道:“今日朕设宴致谢,大郎二郎可回。”

李建成、李世民对视了眼,都莫名其妙,起身告辞。

李渊对李善的态度如此和善,期间的缘由很复杂,最主要的当然是李善救回了平阳公主,此外还救回了得其重视的宗室子弟李道玄,更有筹谋山东战事之功……但李善这个名字最早传入李渊耳中,却是因为李善斩杀清河崔的崔帛。

李渊本就是出身河东大族,虽然身为皇帝,有着削弱门阀世家势力的本能,但他也很清楚,只可能以制衡的手段来削弱……制衡,就需要另一方势力。

所以,李渊在执政中,刻意的将门阀世家分为了两块,一块是河东关中陇西,比如河东柳氏、河东裴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另一块是山东士族,比如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等等。

所以,五姓七家中,武德年间,几乎看不到山东士族出仕高官显贵,这主要就是因为李渊的刻意打压。

原本在李渊心目中,李善这个斩杀清河崔氏子弟的少年郎,未来是一颗能用的棋子……没想到却能救回最心爱的女儿,这才多有善意。

但如今崔信发难,而李善颇有踌躇……李渊有些疑惑,这是上位者的本能所至。

“此事说起来有点……”李善作势搓搓手,一副难为情的模样,“毕竟年少,还请伯父勿怪……”

“嗯,毕竟年少,就算不妥,亦不怪罪。”

“伯父说的是。”李善叹道:“那日也是嘴快……不料张文瓘更是嘴快!”

嗯,这个锅李善是不背的,你张文瓘不是欠了我人情嘛,你来帮我背吧。

李渊喃喃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第二日……所以崔信言提笔即就?”

“不对,你与崔信之女有旧情?”

“伯父!”李善瞄了眼不远处的宫人,“当日只是遥遥相望而已……听闻崔小娘子被禁足了。”

“难怪适才难言,小儿女之情。”李渊老脸抽抽,“怀仁有意为崔门婿?”

不是娶崔氏女,而是为崔门婿。

李善自然听得懂其间的区别,立即摇头道:“当日便未有此意,后来更有斩崔帛一事……只是那首诗被张文瓘送去,崔信爱女心切……”

说得简单点,我没娶崔信女儿的念头,只是那日嘴快做了首诗,被张文瓘告诉了表妹崔小娘子,然后崔信就觉得我撩了他女儿……

李渊犹豫了下,“清河崔氏,天下望族,可要朕赐婚?”

李善满头大汗,连连摆手,“伯父还是不管的好,侄儿并无此意。”

这下子反而是李渊起了这个心思,“崔信其人,品行才学都为一时之选,其女倒是配得上怀仁。”

简单来说,如今李渊对李善颇有善意,以子侄辈视之,并不将其作为日后对抗门阀的棋子……心思一变,倒是觉得这门婚事不错。

“日后再说吧。”李善小声说:“还请伯父代为保密,此事若是传开,崔舍人只怕要持刀登门。”

李渊笑了笑,“便依你的意思,若要赐婚,明言即可。”

在李善心目中,那位崔小娘子可以作为备选……但问题是,李善并不准备在武德年间定亲成婚。

换句话说,就算要赐婚,也应该是李世民的事。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