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哥哥,你终于回来了。”
周宇一进院门,陈瑞就朝着他飞奔过来,一下子扑进周宇怀里,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掉。
“瑞瑞不哭了,我在美国给你带了不少好吃的好玩的,一会回屋了我拿给你。”
周宇帮陈瑞擦干了委屈的眼泪。
“福宝,你舅爷呢?”
张倩从屋里出来,有些担忧的看着周宇和一旁的警卫。
因为造反派的针对,陈老在红旗大队躲了好几年。
看到陈老没有一起回来,张倩的心里咯噔一下。
“张主任,陈帅参与高层会议,商量处理汪红文同志的事情。
陈帅特地让我回来汇报一声,让您不要担心,最迟晚上就会回来。”
警卫向张倩汇报道。
张倩听了面色一喜,汪红文这几年上蹿下跳,坑害了不少革命同志,现在他的报应终于来了。
“韩天虎同志,安排人去全聚德买几只烤鸭,今天咱们改善一下生活。”
张倩回屋拿了钱票交给韩天虎,语气轻快的说道。
“是。”
韩天虎也是一脸的喜色。
深夜,陈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客厅里的灯还在一直亮着。
“老陈,还没吃饭吧?你先洗一下,我给你热菜。”
张倩披着衣服来到客厅。
“好,把猴儿酒拿出来,今天我要好好的喝一杯。”
等陈老洗漱完毕,张倩也把热好的饭菜端了出来。
“怎么判的?”
张倩小声的问道。
“经组织研究决定,对于汪红文开除组织,罢免一切职务,终身监禁。”
陈老喝了一口猴儿酒,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他跟着你去访美,一回来就被拿下了,造反派们肯定会报复你的。”
张倩喜忧参半的说道。
“一群跳梁小丑,我会怕他们?如果没有表妹一家收留,三年前我就以死明志了。
现在多活这几年都是赚的,这一次,我不会有丝毫的退缩,他们还有什么招数只管使出来,我接着就好。”
陈老豪气干云的说道。
张倩有些担忧的看着陈老,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所有的担心都化为一声叹息。
在一起生活几十年,陈老的脾气性格她是最清楚不过的,一旦做出决定,自己说什么都没有用。
“福宝呢?已经睡下了吗?”
陈老一边大口的吃着饭一边问道。
今天自己一下飞机,就跟着老人家参加了会议,晚饭也没来得及吃。
“嗯,睡下了,瑞瑞拿着自己的小枕头也跟过去了。
你和福宝去美国这一个月,可把瑞瑞这孩子想惨了,天天问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今天一看到福宝,瑞瑞恨不得把自己绑到福宝身上,一刻也不想分开。”
张倩想到孙子粘人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
“呵呵,不用管他们,想睡一起就睡一起吧。
小孩子最是敏感,谁对他好,他自己的心里就像明镜一般。
瑞瑞四岁时就在红旗大队跟着福宝,福宝是真把瑞瑞当亲弟弟疼的。”
因为已经到了深夜,陈老也没有吃太多东西,稍微吃了一些垫垫肚子,喝了一杯热茶就睡下了。
等到院子里没了动静,周宇轻轻的把陈瑞搭在自己身上的胳膊和大腿移开,摸黑起身穿好衣服。
进入空间,在空间里整理了一些粮食和肉蛋,再闪身就来到甘露胡同。
三长四短敲响房门,周宇在顾家门口等了一会儿。
“谁呀?”
一个警惕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顾大哥,是我,我给你们送些粮食。”
周宇压低声音说道。
“吱呀…”
大门被快速打开。
“小兄弟,快进来,深更半夜的又麻烦你跑一趟。”
顾明启一脸感激的把周宇让进了院子。
“顾大哥,不用客气,黄阿姨每次也没让我吃过亏。”
自从自己开始给顾家送粮食,黄舒雅原本已经亏空的身体,也被迅速的调理过来,
除了一头白发,面容比周宇第一次见她时年轻了许多,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股大家闺秀的气质。
周宇对黄舒雅也改了口,不再叫她黄奶奶了。
“小兄弟,快进屋说话。”
顾明启从周宇背上把背篓接过来,领着周宇来到正厅。
“小兄弟,条件简陋,你先坐,我喊我母亲一声。”
顾明启打开客厅的灯,让着周宇坐在青砖堆砌的小凳子上,自己来到里屋门口。
“娘,您醒着没有?福宝小兄弟送东西过来了。”
顾明启微微躬身,恭敬的问道。
“醒了,你先招待一下福宝小朋友,我这就出来。”
等黄舒雅从里屋出来,周宇已经把物资从背篓里拿了出来,放在了砖头撑起来的门板上。
“黄阿姨,今天我弟弟睡的晚,所以我出来的比往常要晚一些,耽误你们休息了。”
周宇有些歉意的说道。
“小友这是哪里话!这一个多月以来,多亏了小友的物资,不然我的孙子也不可能养的这么好。”
黄舒雅一脸感激的说道。
“黄阿姨,向阳的奶粉快喝完了吧?我又带了四桶过来。
宁雪嫂子的身体亏损的太严重了,等她把身体完全调理好了再母乳喂养也不迟。
还有一些细粮和猪肉鸡蛋,这些粗粮是给你们掩人耳目用的。”
周宇指着桌子上的东西说道。
“还是小友想的周到,如果没有小友的物资,真不知道我们顾家还能不能坚持的下去。”
黄舒雅看着一桌子的吃用物资,感慨的说道。
“福宝小友,这是一颗东珠,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你留着把玩吧。”
黄舒雅伸出手,手心里躺着一颗通体浑圆,色泽淡黄的硕大东珠。
“黄阿姨,这也太贵重了,远远超出了我给你们的物资。要不我给你补点钱吧!”
周宇说着就要从斜挎包里掏钱。
“小友,钱票我们就不要了,能不能受累再我们弄点布料?
有了你的帮助,我们顾家的日子好过不少,可是翰笙和两个儿子还在东北农场里受着煎熬。
我想给他们父子三个做几身衣服邮寄过去。”
提到丈夫和两个儿子,黄舒雅一脸的思念与凄苦。
“母亲,孩儿不孝,眼睁睁的看着父亲和弟弟们在农场受苦,自己却留在京城。”
顾明启跪在黄舒雅面前,悲声大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