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百二十九章矛盾

当初在选派留学生前往德国学习军事的时候,谭延闿手头上的资金非常富裕,便打破每年输送十个优秀人才前往德国的初衷,改为四十人,这也是和去年甲午战争战局变化太快,有很深的联系。实际上在谭延闿自己看来这一次四十人都有些多了,便安排了三个档次一年期、两年期和四年期三种军事留学生,一年期和两年期都不是自己考上的,而是通过毛瑟兵工厂和李鸿章的关系由德国军校方面进行的军官速成培养,能够自己凭本事考上正规德国军事院校的不过才十二个人,他们将会接受四年的正规军官军事教育。

其实北洋武备学堂也有选派优等生前往德国军事院校深造的计划,人数并不多,但历史名人却不少,像在直隶督标炮队中服役的段祺瑞便是在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前往德国进行深造的,回来后被谭延闿选中分到炮营做哨长。

像段祺瑞、冯国璋和王士珍这三个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谭延闿虽然都吸收他们进入直隶督标,但是却并不看好他们,只安排他们当哨长。一方面这些人的军事素质确实和谭延闿手下的侍卫队出身军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一方面他们虽然是难得的军事人才,但他们在传统的旧式军队中待过很长时间,已经沾染了一些非常坏的习气,这才是谭延闿不愿意重用他们的根本原因,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军队军官年龄不要偏高,侍卫队出身的军官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历史已经发生太多的改变,谭延闿自己将原本属于袁世凯的位子给占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像段祺瑞等历史名人,谭延闿也并不刻意回避,这些人在袁世凯的手下做过一些错事,但自己现在是他们的头领,他们未必会走同样的道路。据谭延闿前生记忆所知,这些历史上的北洋将领乃至以后的全国总统虽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至少有一项还是让他颇为赞许的——在北洋中真正有着巨大影响力诸如段祺瑞、徐世昌、曹锟、吴佩孚等人,在日本占领后的诱降中一个都没有骨头软的,反倒是那个“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成了近代史上最大的汉奸。

与段祺瑞等北洋历史名人相比,现在最吸引谭延闿目光的是那个在会试考场上匆匆一瞥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一个月前康有为成立了“强学会”,这让谭延闿非常恼火,相比康有为的强学会在短期内飞快蹿起,自己的《强学文摘》可是经历了几年的悉心经营,深知康有为最后结局的他不得不要考虑自己的《强学文摘》是不是要换个名字,以避免未来的无妄之灾。

康有为创建强学会的消息并不是沈静等亲密的幕僚告诉谭延闿的,而是谭钟麟告诉他的。因为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公车上书影响非常大,尽管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以“变法强国”这一理念影响了众多有识之士。会试过后康有为得进士选入工部任主事,借着公车上书这股士气开办了《万国公报》,并且组建了强学会,以此来宣传自己的仿效日本变法强国的思想。

强学会在琉璃厂租了一个院子作为会址,购置各种图书供人阅览,并且每隔三天进行一次集会讨论中国自强之学,同时也顺道批判李鸿章等人在甲午战争的卖国行为。为了扩大影响,康有为等人还自己出资办了《万国公报》,上面专门刊载西洋列强国家和日本的政事要闻,而且还发表一些康有为及其弟子梁启超等人的政论文章,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张出现在京师的中国人自办的报纸,当然这个时候的《万国公报》由于经费有限,而且康有为梁启超的办报初衷就是想要在政界引起反响,所以《万国公报》主要是附在朝廷邸报后面,免费发给各个衙门口的。

《万国公报》的体例基本上完全效法《强学文摘》,不过在政论体文章上却要比谭延闿的《强学文摘》更加辛辣,直指要害,尤其是在甲午战争失败引起举国轰动的时刻,这种措辞极为辛辣的文章很容易挑起读者的共鸣,所以《万国公报》发行之后引起了很深远的反响。一时间《万国公报》的风头居然盖过已经经过数年发展运作的《强学文摘》,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万国公报》是强学会的报刊,而《强学文摘》的来头则是那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在数年前开办的。

尽管《万国公报》的风头甚健,但是已经交给沈静主持的《强学文摘》依旧是非常沉稳的保持了自己的创刊风格,对于每期还是以介绍国外的情况为主,政论性的文章主要集中在对欧美列强国家政治事件的评论,至于国内也有,但是总体比例不大,而且言辞风格非常内敛,这正好和《万国公报》的文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康有为和梁启超一开始并不打算自己办《万国公报》的,办一份免费的报纸虽然成本上并不算高,但对于他们而言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所以他们一开始是向已经将总部搬到天津的《强学文摘》来投稿。这样一来也可以借助《强学文摘》的名气,来推广自己的政治思想,可惜他们的文章被沈静认为是“言辞过于尖锐”,而且在交给谭延闿的时候,谭延闿也明确的指示沈静不要使用他们的文章。在万般无奈之下,康有为和梁启超终于决定自己来办报。

从心里面讲谭延闿还是非常欣赏他们的政论文章的,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认识到这种危机,当然甲午战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但能够写出这种水平的政论文章,这还是非常少见的。不过谭延闿心中更明白只有先生存下去才有希望看到黎明,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文章太过锋锐,而且李鸿章等人一直就是他们的靶子,这和谭延闿的政治目标有着严重的冲突,他当然不会使用康有为等人的文章。

康有为梁启超的举动倒是一时间吸引了不少思想比较开明的众多官吏,经过一番努力名气也渐渐的大了起来,甚至是朝中的大佬诸如孙家鼐、翁同龢、张萌恒等人对此都非常关注,还有一些中层官吏如翰林院的徐世昌、张孝廉、丁立君等人对强学会的活动也是颇为热心。直到最后这些官吏都加入了强学会,在得知《万国公报》发行中经费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之后,纷纷慷慨解囊。

翁同龢、李鸿藻、孙家鼐等朝廷大佬对于强学会的支持,使得强学会的声望如日中天,在京各个官员出于各种目的也都纷纷入会并且捐出巨资来支持强学会的运作,引起谭延闿关注的是袁世凯居然还捐了两千两银子。这些捐款使得《万国公报》终于跨过了开办初期经费非常紧张的阶段,而且上面的批判弊政的文章比例也越来越大。

为了避免殃及池鱼,谭延闿决定将《强学文摘》更名为《时务要闻》,想让康有为他们改强学会的名字,这恐怕有些不太现实。虽然时日尚短,但强学会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可以预见它必然会成为一个网罗势力不小的政治组织。谭延闿并不看好强学会的发展,因为里面是鱼龙混杂,袁世凯等人都肯花银子在里面搞投机活动,可见这个政治组织还是太过松散,投机性实在是很强。不过袁世凯,谭延闿相信孙家鼐加入强学会是没有私心的,但若说翁同龢完全出于公心加入强学会,那他死也不肯相信。

“闿儿,你说为父不能给强学会捐款,也不能入会,这是为何?!”谭钟麟有些疑惑的问道:“眼下京师到天津,只要稍微有些名望的官员都是争先恐后的加入强学会,为其捐款,若是为父慢了……”

谭延闿摇摇头说道:“父亲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乃疆臣之首,何等的荣耀?!父亲的一举一动影响深远,孩儿还是以为父亲再等等看,看看这个强学会到底如何再做选择……”

谭钟麟将身子往后靠靠慢慢的说道:“闿儿,你最近将《强学文摘》改了名字,这不是偶然为之吧?你不看好强学会?!”

“父亲看过康有为写得书么?《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着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其实父亲在任两广总督的时候,孩儿就已经注意到康有为了,当时他在广东开办万木草堂专门讲课授业,名气确实也不小,被成为南海圣人,孩儿慕其名声本来打算前去拜访,不过在读了这两本书后,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谭延闿说道。

其实以谭延闿现在的阅历,即便他不知道历史上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要倒霉,也绝对不会搭上这班船的,这么锋芒毕露辛辣无比的文字放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个祸端,所谓文如其人,在这个时代光是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的反而是隐忍等待机会。尤其是康有为等人在上书和各种着作中讲求变法强国,那不过是没有看清形势的书生呓语罢了,天下官员十个九个半贪,就这样的政治环境你还指望改良,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谭钟麟笑着说道:“为父任两广总督的时候还没有熟悉两广政务便已经被调离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了,哪里有什么时间来访问当地大儒?你手头还有这两本书么?为父拿来看看……”

“孩儿手中是不存这样的书的,父亲若是有兴趣的话倒也很好找,眼下康有为等人声望日重,他们的书也被翻印了很多,寻常书社必然有这两本书在卖,而且销售的还非常不错,改日孩儿就买来给父亲看看……不过孩儿建议父亲对加入强学会这样的事情还是要慎行,历朝历代一来结社办报都是很敏感的事情,孩儿听说李鸿章也曾赠银给强学会,不但被退回还冷嘲热讽了一通,弄得李鸿章颇为下不来台……孩儿以为就算合肥在甲午中有错,但也不能如此对待一个老臣,要知道合肥光是坐这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位子就已经有二十五年之久!就算不接受李鸿章也要给他一个台阶下,这等行事作风太过书生意气,由此可以看出康有为等人还是太嫩了,他们的做法只会受到清流们的赞赏,但对于做大事来说毫无益处!”谭延闿说道。

谭钟麟听后点点头说道:“闿儿,你做事越来越稳重了……好!好!”

从老头子的书房出来后,谭延闿非常奇怪的是老头子怎么突然对康有为真么感兴趣了,要说康有为在京师结社办报这些事情还是老头子先告诉他的,按照老头子的政治嗅觉也应该看出来这中间的猫腻,怎么会突然有心思想要加入强学会?要知道老头子骨子里面在政治上一直都是很保守的,结社办报意味着什么老头子不可能不清楚。

“老头子对自己还是有些不放心啊!”谭延闿想到这里在路上呆立住了,后背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谭延闿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随着自己的翅膀越来越硬,老头子似乎对自己也就越来越不放心,已经数次出言无意试探,今天更是来看看自己对康有为等人的看法。当然最终结果还是他侥幸逃过这一关,老头子肯定对强学会这样的组织是非常厌恶的,而自己将《强学文摘》更名也是很符合他的胃口……此时谭延闿才意识到,自己最大的敌人不是袁世凯这些历史名人,老头子近在身旁的现实威胁远比他们更加实在的多!

“忍耐!忍耐!”谭延闿一边朝自己的书房走,一边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他的翅膀还没有硬到脱离老头子的程度,更不要说是反目成仇了。不用说谭延闿也明白,谭钟麟是绝对不可能接受康有为那套东西的,老头子绝对是满清皇室的死忠,而自己只要露出造反的小尾巴,第一个找自己麻烦的肯定是老头子。

就在谭延闿等待新建陆军招募工作完毕的时候,从詹天佑那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新易铁路已经竣工,可以投入使用了!因为施工时间紧迫,亦考虑到铁路的特殊用途,铁路使用了关内外铁路局借来的旧轨及枕木;减少了枕木间的距离;并且在路基建成以后立即铺轨,沿路建造了便桥两座。这样一来施工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因为采用的是旧枕木和铁轨,所以整个工程造价不过才二十万两出头,而朝廷下拨的资金足有六十万两。谭延闿意识到自己恐怕要提前抛出卢汉铁路了,现在正好他也还有些时间,也好亲自运作这件事情,要不然等新军兵员一到,又是一通忙活,想要搞定卢汉铁路的问题恐怕会拖到明年夏天。

詹天佑在设计好新易铁路的施工方案之后,便将工程监督交给了自己信得过的助手,而且因为这条铁路是皇室祭祖专用,所以没有人敢在工程质量上耍猫腻,一旦出了问题是要掉脑袋的!此时的詹天佑已经沿途考察从京师至武汉沿途的地貌特征,已经着手为修建卢汉铁路做准备了。

詹天佑那边这么卖命,谭延闿这边也不能松懈,这卢汉铁路到底能不能按照谭延闿的设想来修建,倒是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谭延闿这边的努力,不然詹天佑的本事再高也是白搭。不过根据詹天佑发回来的电报来看,自己按照张之洞的那套方案抢购土地的这一招好像有些失误了——张之洞以前是聘请的英国铁路修建专家来设计铁路走向的,毫无疑问这个英国设计师有问题,他很可能是按照英国的政治需要来设计铁路沿途的路径。

谭延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写信给詹天佑,表示可以改动英国设计师的设计方案,但是一定要做好铁路修建路径的保密计划,只能够向他一人说出实情。他也没有避讳和隐瞒,直接告诉詹天佑他要在这铁路修建的土地收购上捞一笔,除了可以降低铁路修建的成本之外,还可以补上为修建铁路而展开的攻关费用。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