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叹涯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然而却面临更大的问题,九鼎已经下落不明,要想破除这个两千多年的禁咒,那么就必须得先找到九鼎,否则无从下手。
九鼎哪里去了呢?何叹涯在秦宫的藏书室里,继续翻阅史料典籍,把有关于九鼎记载的竹简、册子,全部归纳了出来,仔细研究九鼎的去向……
首先要弄清的疑团是,九鼎到底是九个鼎,还是一尊九州鼎?在这么多文献里,却难以寻找到确切的答案,模棱两可令人糊涂。以何叹涯的判断,既然是用天下九牧贡献之金,再分开来铸造九个鼎不太合理,应该就是合成一尊九州鼎,如此才合乎兼并意图,国之重器才够份量以镇山河大地,才能象征至高无上的王权。
而且,何叹涯相信,这尊九州鼎的铸造绝非凡人所能为,只有大巫方能炼出宝器,必然是通过法力淬炼,否则何来灵性镇国运?若非如此,禁咒依附其中,何以会永不消失?
思路清晰了,何叹涯继续分析手头的文献,秦文皇时期司马迁的《太史》记载,九鼎沉没于彭城泗水,发生在周显王四十二年,距今差不多八百年。还记载了一件事,后来秦始皇南巡到泗水,派了几千人打捞,却落得一场空。何叹涯将此线索放在心里,然而等全面阅览了周王朝的历史,再回顾这条线索,只能哑然失笑,不禁想:周朝的天子戏弄诸侯,从此事看来倒是有了长足的进步,毕竟不像当年周幽王连续的点燃烽火,只为博取美人一笑。
周王朝那时的都城在洛阳,以这尊九鼎的重量,再怎么样搬运到徐州的泗水,又如何能够掩人耳目,瞒过天下诸侯?几乎没有可能,自动飞过去,那纯粹就是笑话奇谈,除非是有大神通之辈……
然而,若有如此能人辅佐,那么春秋战国,周王朝又何至于落魄到如此地步呢?诸侯争霸全然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楚国都率先称王了,庄王甚至把军队拉到了洛阳附近,周定王无奈派人慰劳欢迎,飘飘然的楚庄王此刻得寸进尺,公然问起鼎之轻重大小……
楚庄王起了这个头,那还得了,诸侯们纷纷关心起这尊鼎的重量来,都想问鼎中原,夺取这尊传国宝器号令天下诸侯,结果大家如此一扯皮,周天子反倒安全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周天子要想保住九鼎不失,安稳呆在王位上,必然煞费苦心。
何叹涯推测,正是因为面临如此情形,迫使周天子想方设法将九鼎藏起来,又空头许诺千方百计让诸侯们互相牵制,总之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但是到了最后,周赧王却首先成了真实虚假的牺牲品,西周之亡是因为幽王戏弄诸侯,东周之亡何尝不是因为戏诸侯,到头来反被诸侯忽悠以天子名义召集六国攻秦,结果成了超级冤大头,连王朝都没戏了。
滑稽的是,《太史》却有记载秦国灭周之后,从洛阳掠取到九鼎回去,这显然是无中生有,即使有……肯定也是假冒货,要不然秦始皇怎么会傻乎乎地派人下泗水去打捞,秦皇朝六百多年,也没见文字记载何时展示过这尊传国宝器,而用和氏璧雕刻了一尊传国玉玺,来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
何叹涯闭目静心,用“预思法诀”,在脑海里探测九鼎的存在。
半晌之后,何叹涯起身离开藏书室,飘然出了长安城,径向洛阳而去。
洛阳城郊外,洛水、黄河交汇的地方,何叹涯的身影出现,面向河水滔滔迎风而立。蓦然间,何叹涯两臂张开运起强劲的法力,只见河洛交汇的水中央,有着闪动的光芒,河水汹涌澎湃翻滚形成了漩涡,随着漩涡转动之势,水底的光芒逐渐明显壮盛……
忽而,漩涡里浮现出一尊大鼎,深沉的暗金色,却是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缓缓地脱离水面腾空而起,飞落到何叹涯跟前。
铿!好沉的钝感力量,威势凛凛…
哪里还有错?正是名震天下的传国宝器——九州鼎!
何叹涯收起法力,这尊鼎散发的光芒旋即隐去,深暗色泽虽然与古铜接近,质感却是大有差别,确实是特殊的金器,而非平常的青铜器。
九鼎就在眼前,怎样破解禁咒呢?何叹涯明白不简单,当年实施禁咒的九位大巫穷极后半生,都无法办到,可以想象如此困局,两千多年来将巫修传承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真是天大的难关……
何叹涯用神识感应,却是受到强大的反弹力量,怎么也进不了鼎内。震惊之余,收起神识静静沉默半晌,手掌随意翻开,出现了一张符箓,默念几句话,然后法诀念动,便见符箓消失不见,这是一张传至神殿的通讯符。
目光落回到这尊九鼎上,绕着转了一圈观察,方形的外表有华夏九州河山纹络,没有发现什么端倪。旋即,何叹涯飞身跃上顶端,见到鼎内巨大能量焕发的灵气,以何叹涯此刻大巫境中期修为,仍然感到一股难以形容的威慑。此时,何叹涯已经了然,自己的神识之所以没能进去,是被鼎口的结界阻拦,也可见这个结界多么的强横。
何叹涯顿时尝试了几下,别说破此结界,就是憾动都相当困难。面临如此情形,何叹涯心里的那点傲气全然没有了,要知道结界对于同等修为而言,可以说是形同虚设,破不了的结界,就意味着布结界者的法力比你高强太多,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那么难以憾动意味着什么?当然,这尊宝器九州鼎的威灵,更是无法估量,再加上有九位大巫,布下如此厉害的结界就怪不得了……
推其原理,禁咒的历久生效,结界是关键的一环,因此永远存在于九鼎内,效果等同于将并非炎黄子孙的血脉,全部封印了。
何叹涯有些沮丧,在修巫的路途上没有遇到如此挫折,师父曾经喻之为天纵之才,千年难得出一个。何叹涯更是非常努力进取,十七岁就突破进入小巫境,不到八十岁就突破进入大巫境,从小巫到大巫只用一甲子岁月,自古以来都没有几个能够如此迅速,一百三十余岁修为进入大巫境中期,现今一百五十二岁,模样看起来不过四十六七岁。
巫修,达到小巫境,衰老就可以减缓一半,达到大巫境,衰老就可以减缓十倍,因此何叹涯八十岁后,四十余岁的模样七十多年来,几乎看起来一个样。当然,若是女修的话,多般还会选择一些驻颜功法,以保青春。
面对无能为力的状况,何叹涯愁苦不已,哪里甘心就这样寸功难进。耸立在九鼎的顶端上四面徘徊,陡然间发现鼎口处,结界的外沿,也用巫法隐蔽着一些文字。
当即,何叹涯抹去表面的巫法,观看刻在鼎口内边的文字。
何叹涯看到了一线希望,这是当年实施禁咒,最后归天的一位大巫所留下。记载了当年禁咒施过之后,发现问题时有几位大巫主张立即合力将禁咒消除,有几位大巫却觉得齐施禁咒并非草率之举,或许没有那么严重,认为不应该如此急迫地改变决定。等大巫们全都醒悟过来,认为是大问题的时候,却有两位归天了,而且还是大巫境后期修为最高深的两位,剩下的七位大巫合力尝试破结界,然而始终没能成功。
大巫们都是几百岁的人,一位一位相继归天,后辈巫修不是限于资质,就是因血统不纯正而被禁咒困住,竟无人能够再突破小巫境,而进入大巫境。
无奈之下,最后的三位大巫合计,惟有一个办法可行,那就是试图创出一套威力强大的功法,以此来破结界。巫修的术法滥觞,是伏羲大神得到的河图,而夏王朝大禹得到的洛书也相当奥妙,三位大巫的余生,一门心思钻研河图洛书……
(没有把握好,却觉得应该需要如此详尽交待下,毕竟洪荒时代的巫妖大战,妖修在巫修的攻击下一败涂地,如果不强是说不过去的,妖巫法力境界相当时,妖修法术不如巫。)
(只喜欢仙侠的书友,可能觉得这几章枯燥,若喜欢历史的书友,可能会觉得这几章太扯淡。当然,我更希望书友们,阅读这几章时有会心一笑。这几章背景,我写得比较辛苦,只为能使架构起来的仙侠世界,地基稳固一些。)
(其实,我也更乐意写主角的故事,下一章是肯定写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