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而在淮南舟师在涡水沿岸肆虐的时候,吴景带着主力则停舟于涡口。

涡口是涡水进入淮水的入水口,自古就是兵争要地。

本来一开始吴景是打算带着主力继续深入涡水的,但舰队的另外一个中郎将朱然则劝谏吴景暂留涡口。

其理由是,涡水狭窄,容不得大船进入,一旦主力舰队涌入,恐有倾覆之祸。

不仅如此,这朱然还劝说吴景在涡口设立坞壁。

当朱然说这个话的时候,旁边的淮南将们纷纷嗤笑,笑这朱然做无用功。

因为道理很简单,他们淮南兵上岸则击贼,撤退则入船,何须用什么坞壁?又不是和敌军在陆地上打什么持久战。

但朱然只是淡淡回了一句:

“诸军所言极是,但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遇蹉跎,敌步骑压来,我军仓促无暇入水,彼时还能上船吗?”

一句话说得众将哑口无言。

而朱然也不看这些淮南将,直接对吴景道:

“府君,你受明公方面之任,淮西局面担于一肩,切不能轻忽急躁。泰山军虎狼也,用兵千里,呼啸急趋,防不胜防。我军如不能先立坞于涡口,一旦有变,大军危矣啊。”

朱然这话虽然是劝谏,但话里却有点看不上吴景的意思,完全是一副教他用兵的口吻。

但吴景却不以为意,反而是哈哈大笑同意了朱然的建议,当即就命人驱沛国人在涡口的两岸皆设立军砦。

等军砦落成,吴景又亲点校尉贺齐、高瑞各领精兵千人驻扎两砦。

同时,吴景自己也将船队留在了涡口,只遣楼船将钟离绪带着偏师轻舟向着涡水上游进发。

吴景之所以听取朱然的话外,除了其人的建议的确老成稳当,更重要的还是朱然的身份和权力。

朱然是当年朱儁朱帅的亲从将,本来在江东就是有名气的,当年和孙坚都是同帐为将的。

后来朱然等一众朱儁义从护着何皇后他们一路南下,他们就加入了孙坚的幕府中。

而孙坚在离开寿春时给吴景留下的五千精兵,其为首军将正是朱然。

吴景很清楚,在得知自己编练的五千新军不能战后,他此次北伐唯一能依赖的就是朱然手上的五千精兵。

正是如此,朱然才敢这样对吴景说话,吴景也这样听从的原因所在。

不过,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吴景还是整体满意的。

就好像现在,如果他此前带着水师深入涡水上游了,又如何会有今天这般酒会,又如何会结识这般多的中原俊秀。

原来,自得知吴景的船队就停留在涡口后,汝、沛两郡的残余世家、公族子弟齐齐南下,齐聚涡口要投朱然。

当然,吴景也明白这些人投自己是假,只不过是要借用他手里的船队好将他们家中的宗族都迁移到南方罢了。

但吴景却不在乎这些,反为这些人置办高规格的酒会,就在这涡口西岸,杨柳垂垂,一片片青冈绿荫,正是踏春的好时节。

此刻,在一处石亭内,来自汝、沛两地的俊秀子弟和吴景的一众幕府僚佐们齐聚一起,陶醉于这风和壮丽之春景。

忽然,人群中有一博带之士,潸然泪下,感叹:

“吾家乡风景壮丽,却不知何时又能再见。”

此番话说的在场人都是心有戚戚然啊。

是啊,他们这群人都是要背井离乡的人啊,他们的郡望、田土、宗祠都在这里,现在却要舍弃一切,仓皇南下,如何不让人潸然泪下啊。

但这人刚悲戚,却又有一人,起身慨然对曰:

“如今山河破碎,哭又有何益?当此更应勠力同心,克复中原,不然,最后也要落得个作楚囚相对啊。”

此前潸然泪下的是汝南一代名士许劭,当年他搞的月旦评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的品评人物的宴会,可见他名气多大。

而起身慨然的这位身份也不差,是沛国的名士,龙亢桓彬。其人自少就与蔡邕齐名。初举孝廉,拜尚书郎,此后更是着书立作,已有大家气象。

当然,他更出名的还是日后那位桓温桓大司马就是他的后人。

只是不知道日后那位桓温还能不能顺利出生了呢。

别看此时桓彬已老,但这番话却说得烈气,直让亭中一干俊秀子弟们击节赞叹。

但坐在上首的吴景却心思并不在这两个名士身上。

这些人固然能为江东带来不小的声望,但也就是妆点门面的作用,还不值得他吴景如此折节。

这些人中,真正让吴景在意的就是一人,此人就坐在距离他不远的席子上,自斟自饮。

那人的打扮也很另类,在场的大伙都是宽衣博带,而偏就是此人做武人打扮穿了个大袴。

这人看到东道主吴景望向自己,神色从容,举着酒盏就摇敬了一杯。

吴景心里不动声色,又将目光看向了人群里另外一个焦点人物。

这伙公族、世家中,其实隐隐以两人为首,其中一个就是那个好点评人物的许劭,另一个就是吴景现在看的这人。

只见此人中等身材,舒眉朗目,长髯飘飘,一幅风神清秀、沉稳练达的儒雅之气。

其人年纪差不多在四旬左右,但黑发童颜,口齿整齐,完全没有他这个年纪,这个圈层那满口蛀牙的样子,很显然,此人是个能养生的。

在场的都是公族世家,虽然国破家亡在即,但言语中还是多谈经学之事,甚至又因为彼此门阀不同,隐隐有了争吵之势。

这会吴景心里已经有点厌烦了,虽然他在江东也算得是个豪杰,但奈何实在不擅长经学,听他们谈论这些,整个脑子都晕乎乎的。

现在见他们有争吵的趋势,忙出言笑道:

“今日高朋满座,少长咸集,真是盛会。只可惜,如今山河破碎,正需我辈用武。不然我也想如诸位一样,游于山水,怡然自乐啊!”

说着不在乎众人脸色微妙,吴景举起了酒杯,高喊一句:

”为大汉彩!”

说完,一饮而尽。

接着,吴景幕府的那些人也有样学样,喊一句就是一杯酒,虽不少是文人幕僚,但和那些婆婆妈妈的公卿子弟们一比,也显得豪气干脆。

吴景压过这些人一头后,终于将目光放到了那个特立独行之人,问道:

“刘君,你可出自沛王一系?”

这所谓的刘君,全名叫刘馥,出自沛国的相县,距离涡口这里不远。

此人来奔吴景,就是要带着宗族一起坐船避难淮南的。

但吴景却在见了此人后,了解了他的身份、故事,却对此人奇货可居起来了。

此时,听吴景问来,这刘馥恭敬站起来,对吴景道:

“回府君,在下虽姓刘,但却不敢攀沛王一系。”

却不想吴景挥一挥手,和身边人笑道:

“都姓刘,而且就在沛郡,即便不是出自沛王一系,那肯定也是高祖子孙。”

在场的人都看出吴景有点醉了,都没把这句话当回事。

但幕僚中的胡综却听明白了吴景的深意。

在青、徐、扬三州的核心权力层,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按照周瑜此前规划的,迎立新帝,东南互保。

但对于迎谁,己方却态度不一。

其中徐州那边是想迎刘晔作为皇帝,刘晔是扬州人,而且能力突出,按道理应该是孙坚所满意的。

但偏偏不是这个道理,刘晔是陈登拥立的,那他孙坚一旦接受了这个结果,那就意味着出局。

所以,孙坚这边也一直想迎一个刘姓宗族子弟,也找了一些,可都不怎么满意。

而那边的曹操也有自己的想法,当年他们就想拥刘焉做皇帝,可这老儿没担当,直接撂挑子跑路了。

现在曹操也发现了一个新人选,就是青州人,正是齐孝王这一支的刘繇。

但刘繇这个实际上已经算是远系宗族了,就这曹操还要迎立,可见其人也是不愿意为陈登做嫁衣的。

不过曹操的做法倒是开导了吴景,他觉得自己也可以找一个远亲宗族啊,不过这人并不是那刘馥,而是他的儿子。

没错,刘馥的儿子这会才十岁不到,但正是这个年龄才是优势。

为何?因为吴景摸准了一个人的心思,她就是何太后。

其实说到底,迎立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何太后作为大汉的旗帜得在。

你说人心思汉,思的到底是谁?不还是有具体的人嘛。

而何太后作为大汉最后一任天下主的正宫,本身就代表了那个大汉的黄金时代,这在情感上就能让汉臣遗老们接受。

但问题来了,东南这边无论是立刘晔还是刘繇,实际上都是不符合何太后的利益的。

因为何太后之所以能为太后,那天子必须是她的儿子啊,甚至是孙子都不能,因为大汉没有太皇太后秉政的。

但刘晔和刘繇都是成年人,还都有自己的生母,所以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认何太后为宗母的。

现在这个问题就被吴景给解决了。

既然只是要个儿子,那就是让那刘馥的儿子给何太后做儿子不就行了?至于刘馥同意不同意?这还轮到他愿意不愿意?

他的宗族满口这会就在营地里,如若刘馥敢说一个不字,吴景就敢将他们全宗族的沉河。

反正他吴景又不是缺你刘馥,你不想让儿子当皇帝,那有的人愿意。

醉意涌上脑子,吴景越发觉得自己主意是真不错。

可就在晕乎乎的时候,外面奔来十几个甲士,其领头的直接跑到吴景身旁对他耳附了一句。

吴景正晕着,第一遍还没听清,可等甲士又说了一遍后,吴景整个人都站了起来。

他顾不得招呼这些汝、沛豪族子弟,匆匆就向着涡水西岸的砦壁奔去。

吴景这边带着幕府的人走了,一些粗神经的豪族子弟还没反应过来,反倒是没了吴景在,言语间也放肆了不少。

其中一个人忽然问前头的许劭道:

“许公,您素善相面,不知觉得我们这位吴九江如何?”

这许劭也是喝多了,晕乎乎的笑道:

“咱们这位太守啊,杀伐决断,有封侯拜相的命格。只是可惜啊,哪哪都好,但就是偏生了个鸟嘴。”

此言一出,听懂的人纷纷大笑。

原来中原人素来瞧不上扬州那地方的人,觉得他们说话就和鸟语一样,咿咿呀呀,完全听不懂。

此刻,有了这番笑话打底,众公族、名士们的心倒是好受了不少。

毕竟再寄人篱下,再时局艰难,让他们这些衣冠子弟居于一个瓜农的儿子下面,还是心里难以接受。

此刻一番嘲讽,倒也平了平这心中气。

但众人笑着笑着,却开始有点笑不出来了,只因为北方的平原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燃烧起了浓烟。

有认得门道的,一下子就明白这是军中的烽焰。

于是,在场所有人再不笑了,踩着木屐就向着涡水北岸的营地跑去。

此刻,能出现在汝南腹地的除了泰山军,还能有谁呢?

泰山军,杀来了!

……

最先奔回营地的吴景,一到营地就气急败坏的骂着朱然:

“怎么回事,泰山军都杀到附近了,你们才探到?”

朱然也很羞赧,对吴景解释:

“那些泰山军速度太快了,之前最新的军报是下城那边送来的,此前上岸的子弟们就遇到了这波敌军,损失惨重才将情报送回来。可我这边刚接到情报,敌军就已经杀到附近了。”

此时的吴景也已经恢复了冷静,他意识到杀来的这伙泰山军一定都是骑军。

所以他当即下令:

“先令北面的钟离绪将岸上的部队都撤回船上,然后南下回师涡口与我军汇合。”

然后就转身对朱然道:

“让人将东岸的精兵也运过来,就留在船上作为后备随时支援这边。”

朱然意外的看了一眼吴景,下意识说了句:

“咱们不撤回船上去?”

却不想吴景大骂了句:

“撤个屁,乃公连敌军影子都没见到就要跑?以后还带不带兵了?都给我振奋起来,让咱们看看,那些泰山军到底凭什么敢深入到咱们这边。”

主将说话提气,全军士气自然低不到哪里去。

本来他们就是孙坚练的精兵,自成军一开始就是奔着打泰山军去的。现在那些泰山军终于来了,他们倒要看看,那些人配不配成为自己的对手。

就这样,西北面烟尘四起,大战一触即发。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