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御书房。

“陛下,今日老太傅似乎有些不对劲。”长孙无忌率先开口。

李希点头:“这朕也看出来了。”

“老太傅对大夏忠心耿耿,其孙女又是朕的妃子,按理来说,今日文优已经很明显的反对,但老太傅却视若无物。”

“朕估计,可能是有人在老太傅面前言语了一番,让老太傅对祭祀一事尤为看重。”

李希看向一旁的李儒:“文优,你让锦衣卫查查,看看最近老太傅接触了什么人?”

李儒点头:“诺。”

李希扫视一眼,问道:“咦?今日景略怎么没来上朝?”

李儒有些愧疚的回道:“禀陛下,景略昨日处理政务至天黑,半夜又被臣拉起来分析情报去了。”

“臣估计现在景略还应该被窝里呢。”

李儒说完,拿出一份情报:“陛下,昨日深夜,兵部侍郎楚河宴请礼部部分官员,这是宴请名单。”

李希心不在焉:“朕对这些不感兴趣,朕现在只想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李儒回道:“刺杀!”

“刺杀?”李希有些意外,“朕还以为他们有什么其他想法呢?结果做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刺杀朕?”

荀彧闻言,拱手说道:“陛下,刺杀一事不可小视!往往越是那些简单的方法,反而会有奇效。”

“再者,刺杀皇帝一事可不能小觑!祭祀一事,我们得好充足的准备!”

李儒、长孙无忌、张良三人纷纷表示赞同。

李希点头:“朕明白了,朕会让张真人陪伴左右,同时供奉殿的供奉也会倾城而出。”

“同时朕会提前让禁军前往应天坛做好部署。”

张良拱手请命:“陛下,臣乃兵部尚书,不如部署应天坛一事,由微臣负责。”

“准!”

李儒也是请命:“陛下,臣今日就让锦衣卫加大排查力度,一定在祭祀之前找出京城内外所有的刺客、反贼!”

李希点头:“准!”

“这件事,就由你们负责吧!朕得去向太后说一声。”

“诺!”

等李希离开之后,长孙无忌开口:“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刺杀一事,按理来说应该是非常小心谨慎的。”

“这楚玦鼎派出的下人怎么就这么顺利就跑到文若府上了?”

荀彧闻言,立马解释道:“据那楚玦鼎的下人回道,楚玦鼎一共派出四人传递消息,最终只有他一人将消息传出。”

长孙无忌摇摇头:“既然如此,那就说明反贼已经做好了杀人灭口的准备,那这个人又是如何逃出生天的?”

“既然是刺杀,那就更应该小心谨慎,对消息的封锁也应该十分着重才对。”

长孙无忌说到这,张良三人也反应过来了。

张良率先开口:“莫不是声东击西?”

李儒摇头:“感觉不像!”

“我们既然已经知道刺杀一事,那么一定会全程做好周密的部署,他们总不能迎着禁军刺杀陛下吧?”

“所以,他们刺杀的时机一定会在我们的疏忽之处出现。”

张良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疏忽之处?”

李儒指着地图:“从皇宫到应天坛,会有什么地方会是我们容易遗漏的?”

“只有三处地方!”张良指着地图说道,“禁军在明,锦衣卫在暗,从皇宫到应天坛,里三层外三层。”

“唯一能够有疏忽的地方,要么就是皇宫,要么就是应天坛。最后一处,就只能是禁军之中有内应,在出城之后里应外合了!”

张良很清楚禁军的实力,在李希整治禁军之后,禁军一直都是高度戒备之中。训练也是三天两练,伙食也不差。

想要在戒备森严的禁军之下刺杀,要么就是在皇宫内刺杀,要么就只能提前在应天坛埋伏。

除此之外,也就只有禁军有内应这一情况了。

李儒抚了一下胡子:“之前锦衣卫就已经彻底彻查了一遍禁军,现在禁军之中有内应的几率很小。”

“但并不是绝对没有,对吧?”长孙无忌盯着李儒说道,“万一这些内应是崔家几十年就已经布下的暗子呢?”

“几十年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若是这些内应的父辈或者是祖辈是崔家门客或者死士,暗中隐藏几十年。然后让自己的子辈、孙辈加入禁军。”

“这种情况,锦衣卫恐怕就很难顾及了吧?”

李儒闻言,眉头一皱:“确实!锦衣卫再怎么有本事,也不可能彻查清楚几十年前的事情。”

“这种情况,确实也可能会有。”

荀彧忽然开口:“不如派人去盯着那些叛臣,看看他们之间的联系方式,说不定还能顺藤摸瓜。”

“既然崔家暗中拉拢了这些官员,总不能不用他们吧?”

李儒回道:“我已经安排锦衣卫去盯着了。”

“不过,自从楚玦鼎事之后,那崔家之人似乎消失一般,再也没出现过。”

“我也让在现在官员府上安插的锦衣卫暗中打探情报,也排除府上的可疑人员,但都是一无所获。”

张良摸摸额头:“如此风声鹤唳,总感觉不对劲。”

长孙无忌点头:“敌暗我明,情报还少,也就只能被动了。”

李儒则是死死盯着地图上设定好的出发路线,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慈宁宫。

李希拜见过太后之后,便挥手让一旁的侍女下去。

等侍女下去之后,李希便开口问道:“太后,你如今已经是大夏太后,就得断绝往事对吧?”

太后闻言,还以为李希说的是陈家覆灭一事,定了定心神,开口:“皇帝,哀家自从入宫之后,便已经是皇家之人。”

“虽然哀家之前做过不少有利于家族之事,但都是在律法之内的事,从未有所逾越。”

李希点头:“朕知道。”

太后闻言,朝着李希看了一眼,感觉李希有什么事想问,便主动开口问道:“皇帝可是有什么想问的?”

李希点头:“有!”

李希随后坐直:“太后,朕想问问,世家之人就真的这么以家族为尊吗?”

太后闻言,不由回想起往事,随后迅速眨了眨眼,从回忆中离开,然后对李希回道:“皇帝可是想听真话?”

“自然!”

太后闻言,略微思考过后,便开口说道:“就以哀家入宫之前来说吧!”

“哀家乃是世家小姐,自幼便得学习规矩礼仪,还得兼读诗文,要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不仅如此,哀家之母亲,自幼便灌输哀家家族之观念,一切都以家族传承为先。”

“哀家之父亲,自哀家豆蔻之时,便开始讲述朝堂之事,以便哀家了解朝堂之争,以及官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目的就是为了日后哀家出嫁之后,在家族需要之时,能够借用哀家夫家势力相助家族。”

“若不是后来哀家入宫,恐怕今日便是京城之中某位官员之妻了。”

李希闻言,不由对太后感到一丝丝同情:“看来太后也算是一个笼中人啊!”

太后闻言一愣,然后苦笑道:“皇帝,这其实已经很好了。”

“哀家在家族中的身份不一般,所以自幼得到的宠爱关心在家族之中算是最好的了。”

“若是那些妾室之女,或是庶出,就没有哀家这样的好时光了。”

“哦?”李希来了兴趣。

太后继续开口:“妾氏之女,地位最为低下,从出生开始,他们就是家族用来送人的。”

“所以她们自幼便是受到家族观念影响,无论日后送人还是用作他用,一切的目的都是以家族为先。”

“至于庶出之女,八成以上都是用来和其他家族联姻,或是拉拢朝堂官员的。另外两成,则是嫁于门客,以收取人心的。”

李希闻言,还是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

虽然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几年时间,但终究还是身处皇宫,对一些事情总归是不了解的。

李希之前只知道妾的地位低下,但不知道竟是如此低下。连妾室生下的女子,地位也同样低下。

就跟李希知道世家为什么会壮大这么多年一样,是因为世家门阀掌管了大量书籍和为官之路一样。但是世家是如何掌握这些东西,以及世家是怎样传承、如何培养门客这些东西,并没有具体了解过。

不过现在不是关乎这些的事情,李希继续开口询问:“那你们世家又是如何培养门客的?”

太后闻言,想了想说道:“据哀家所知,想要成为家族门客,很困难。”

“具体说说?”

“首先,你得品行端正。”

“并且,你得有一定的名气和学识,至少能让家族中听到过你的名字才行。”

“然后,你得通过家族专门建造的学府的考试,然后进入学府之中侍奉族中庶出之子读书几年,看看他们的心性如何。”

“合格者便可留下,前去侍奉族中青俊读书;不合格者便踢出学府。”

“如此,才勉强算是家族门客。”

“不过这些门客也只是家族招来的、最为低下的门客。”

“他们更多的就是担任仆人的角色。”

“而真正意义上的门客,是才气颇大,学识渊博,并且名声在外的,这种门客便可以和族中青俊平起平坐。”

“并且其中最为优秀者,且未来可期之门客,族中便会安排庶出之女与之成亲,将其彻底戴上家族之名,随后才会给他安排为官之路。”

李希听完,不由感叹世家对官路的把控何其深厚。

若不是最后戴上了该家族的帽子,恐怕一辈子也很难入朝为官。

除非你名气真的很大,能让皇帝知道,不然恐怕一辈子也很难咸鱼翻身。

更何况最大的世家还是皇族。

至于科举制度诞生,其实说白了,就是皇族这个最大世家和其他世家之间的矛盾,导致皇族找出的解决办法罢了。

毕竟读书当官,最终的归路就是为了皇帝和国家效力,然后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权力或者取得一身名气留于后世。

这一点是只有皇族这个大世家才能给到的东西,而且还是其他世家给不了的东西。

所以科举制诞生之后,会对世家有一定的冲击,而对皇族没有消极影响,甚至还大多数是积极影响。

但同样的,这也导致朝堂之上的争端从世家之争衍变成了党派之争。

不过,这也何尝不是另外的一种世家争端?只不过是把对象从世家门客转换成了官员门生罢了。

李希摇摇头,继续问道:“那太后,作为五大世家的陈家,有多少门客?”

太后想了想:“哀家入宫多年,对现在并不是很清楚。但在哀家入宫之前,朝堂官员约有三成是左右是陈家门客,地方官员之中,有一成多是陈家门客。”

李希点头,这和当年灭掉陈家之后锦衣卫统计的差不多。不过这地方官员,李希倒是没有过多关注。

“太后,那冀州崔家,又有多少门客?”

太后回道:“冀州崔家,是以书籍丰富、并且以善待读书人而闻名的。所以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是对崔家极其向往。”

“往往拜在其他世家的门客都是最先拜见崔家之后,没有留下才离开拜见其他世家的。”

“不过因为崔家已经离开了朝堂,所以朝堂官员之中,少数可能会和崔家有关系。”

“不过,在地方官员之中,有将近五成甚至以上的官员都是崔家的门客。”

“这么多?”李希震惊。

太后点头:“主要还是崔家离开了朝堂,将朝堂官员的门客名额分给了其他四家,所以其余四大世家也将地方官员的名额分给了崔家。”

“加上崔家本身就很受到读书人尊敬向往,所以地方官员大多数是崔家门客也是正常的。”

李希不由感叹:“看来这五大世家,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李希若不是有系统的帮助,加上南蛮另项的助攻,恐怕陈家和孙家自己还得花不少时间解决。

李希又问道:“太后,那一般来说,陈家暗中会有多少培养的死士杀手?”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