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你我一南一北,戡平大江大河”的心意,李药师原本清楚。
是以他此番综论,对北地群雄只略叙形势,对南方萧铣则进陈战略。
此时李世民豪情既现,李药师也不禁慷慨轩昂,扬眉而道:“待得彼时,天清地宁,盼随公子富国家、强社稷、兴教化、安百姓,以逞平生之愿!”
他二人四掌紧紧相握,眼神忱忱炽炽地对视。
良久,李药师方才说道:“萧铣部众之事,或以贿、或以间,均可徐缓图之。
眼前另有一事,则是迫在眉睫。如今山南以至巴蜀,尚未落入萧铣掌握,我军实宜尽速招安。”
李世民点头道:“正合我意!”
次日李世民即向李渊建议,迅速取下山南巴蜀。
他知道父亲极不愿意听到李药师这名字,更不可能给他建功的机会,因此并没有禀明这是两人商议的结果。
当时李渊恰好得到薛举进攻扶风的军情,便命李世民率兵击讨,另遣李孝恭招慰山南。
李孝恭的曾祖父李虎是李渊的祖父、李世民的曾祖父,因此他是李渊的堂侄、李世民的族兄。
数年之后唐军戡平长江流域,李药师虽为行军总管,名义上却在赵郡王李孝恭麾下。
不过此时,李孝恭仍是赵郡公,尚未得封郡王。“山南”则指终南山以南。
中国所谓北方、南方,在自然地理上以秦岭、淮河界分。秦岭山脉中段位于关中的南方,自古即称南山、中南山、终南山。
此时李渊认为,李孝恭足以戡平山南。至于河西,当时大隋的扶风太守窦琎是李渊已故夫人窦氏的族弟,早已有意投附唐军,李渊心里也早已将其地归入囊中。
如今薛举进攻扶风,窦琎军情吃紧,李渊急命李世民击讨。李药师原本就在李世民军幕中,因此他随李世民西出,李渊便没有表示意见。
薛举原是金城校尉。
金城即今日的兰州,李唐皇室自称先世出身陇西狄道,其地即在金城治下。大业末年陇西百姓饥馁,群盗蜂起,金城太守命薛举讨捕。
薛举却劫持太守,开仓赈济灾民。在荒芜饥馑的时代,有粮饷就有兵马。
于是薛举自称西秦霸王,掠官收马,招集羣盗,一时投效者颇众。
薛举先击溃河州的隋军,又得羌族首领率岷山兵众归降;继而攻下鄯州、廓州,尽有陇西之地。随后命长子薛仁杲向东进兵秦州、次子薛仁越向南进兵河池。
当时大隋的河池太守萧瑀,不但是隋炀帝萧皇后的幼弟,也是李渊的旧识。
他率兵拒敌,力阻薛仁越。然秦州很快便遭薛仁杲攻下,使得萧瑀面对薛仁越,情况更加危殆。
此时恰逢李渊进入长安。
对薛举来说,长安才是重中之重,于是按下河池攻势,率部众由秦州向东,进攻扶风。李世民、李药师都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不过短短十天,便将薛举击退
。萧瑀得到消息,即刻归附唐军,如此扶风、河池俱入李渊掌握。
同时在唐军势力的东端,刘文静已计擒屈突通,解送长安之后归降。加上李孝恭招慰山南也颇顺利,唐军一时大为振奋。
不过李世民却明白,薛举只是一时败退,绝不会就此停止东进。
他与李药师商议,李药师说道:“薛举残暴,自难凝聚人心,不须我方分化。他据陇西之地,东面与我军相抗,南面则有秦岭。薛举所辖尽是秦陇兵众,无人通娴水战,所以不图南进。西面则有武威李轨,他一向与薛举不和,我军不妨与之交通。北面又有朔方梁师都,他或与薛举结盟,我军却须防范。”
李世民点头同意:“李轨系出陇西,与我同为李氏,又同与薛举相抗,不难与之交通。至于梁师都??”他将话止住,望向李药师。
李药师微微一笑:“诸军皆与突厥有约,相互不得攻伐。薛举进攻扶风之前,扶风原困于贼寇,我军亦图下之。因此两军争取扶风,并非相互攻伐。如今薛举若欲结盟梁师都以攻我军,则必须得到突厥首肯。所以当务之急乃是连络突厥,以防薛举得逞。”
李世民问道:“依先生看,该当如何连络?”
北朝魏分东、西以来,突厥趁机坐大。
由南北朝以至隋初,突厥的势力远盛于华夏中土之内的任何一个政权。
毋宁说,当时亚洲大部的主人乃是突厥,并非中国。直至隋文帝时期,长孙晟设计离间,使突厥分裂。
其后一边作战、一边分化,终于在开皇中期,东、西两突厥均因内斗混战而趋衰落。
然而其后杨广荒诞淫佚,致使大业末年群雄并起,中土纷乱,遂使突厥得以再度强盛。
与突厥相邻的隋末群雄,包括薛举、李轨、梁师都、郭子和、刘武周、窦建德??当然也包括李渊,为避免遭诸军围攻,必须“结交”突厥。
突厥与群雄有约,相互不得攻伐。其实“结交”乃是谀美之词,当时无人有能力结交突厥,而只能臣附于突厥。
因此,薛举若欲结盟梁师都以攻李渊,就必须得到突厥首肯。唐军若想防堵两军结盟攻伐,也必须透过突厥。
诸般种种,李世民自然清楚。他只是希望知道,李药师的想法是否与自己相合;他更希望知道,李药师计划如何连络突厥。
李药师也明白李世民心意,说道:“我军出使突厥,可由两路,或出灵武道,或出马邑道。灵武道在薛举、梁师都两军之间,若走此道必遭迁延,只怕无法及时抵达突厥。若走马邑道,则只须避开与刘武周冲突。何况四公子刻下仍在太原,距突厥不过五百里地,快马仅须二日,便可抵达。”
李药师十分清楚,这些情势李世民也很明白,让他犹豫的却是,他那四弟李元吉。
于是不待李世民示意,即便继续说道:“都水监宇文歆为人机敏正直,与四公子又颇相得,如若由他出使,应可达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