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药师微微一笑,说道:“那太子之弟,却也育有一对如花似玉的外曾孙女,本应当生长于锦绣繁华之都,不想却沦落至北狄胡虏之域。堂堂金枝玉叶之尊,怎无奈,竟栖于樗栎支离之末。”
出尘嫣然笑道:“若是寻得那如意郎君,只怕也顾不得甚么锦绣繁华之都,离不开这般北狄胡虏之域啦!所谓『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焉知栖于樗栎支离之末,不是出于幽谷,迁于乔木?”
“不材之木”出于《庄子.人间世》,阐释无用之用,乃为大用,所以至人韬晦含光,以保全真。
李药师自比为樗栎支离,出尘轻轻巧巧一转,那樗栎就成了乔木。
李药师闻言,不由得深情将爱妻搂入怀中,叹道:“须得几生修持?才堪这般消受!”
他夫妻在闺中虽然温柔无方,却深知在朝中不知尚有多少异志。
李药师任职宫廷,便也更加谨慎戒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他秉承慈父训诲,讷于言而敏于行,以期免于刑戮。
未几,皇帝特下恩诏,加封杨素为司徒,并晋爵位为楚国公。
又着司隶大夫薛道衡为钦使,前往西京宣诏。
出尘思念杨府,李药师便安排自己随薛道衡西出长安。
出尘则另驾一篷骡车,尾随钦使而行。
此时杨素经常卧病在床,起身接旨已属勉强,遑论其余?薛道衡原本是杨素举荐入仕,与杨府亲善,此行便由杨玄感接待。
李药师与出尘则在杨玄庆陪同之下,趁空往杨素榻前问安。
岂料杨素竟然屏退左右,甚至连杨玄庆也不得留下。
这位老太师斜倚榻上,说出一番话来:“药师,你道皇上何以突然想起老夫,又将老夫加官晋爵?”
李药师回道:“皇上思念太师功勋……”
杨素将他话截断:“药师,你这是言不由衷!且听老夫说吧。”
他轻叹一声,微微苦笑:“所谓『高鸟尽,良弓藏』,古人之言,诚不我欺!”
他再叹一声,转向李药师:“近日间荧惑入太微,你可知道?”
荧惑即是火星,因其光呈红色,荧荧如火,而且行迹繁复,令人迷惑,所以古人称之为“荧惑”。
李药师俯首应了一声“是”。
杨素继续说道:“荧惑入太微,不利尊长,更不利西方。天下之尊,无过于天子;而天下之长,只怕就属老夫啦!”
这位老太师无奈自嘲:“所以那堂堂天子便将老夫晋位三公,以兆其尊。”
三公指司徒、司空、太尉,天子之下,再没有比三公更为尊荣的职衔。
只见杨素缓缓摇头:“此刻天子在东都,老夫在西京,那堂堂天子竟然意犹未足,更将老夫再往西挪,必要应了这劫数才罢!”
当时国公封号虽与封邑没有直接关系,但毕竟越地在东,楚地在西。
杨广改封杨素为楚国公,表面上是加大他的封邑,实际上确如杨素所言,是要将这老臣“再往西挪”。
李药师虽然早知皇帝加封杨素,其意匪善,却也不知其中竟有如许机关。
此时听杨素之言,隐隐觉得惶然惕然。
他与出尘面面相觑之余,也只得安慰这位老太师:“如今牛大人、薛大人皆在朝中,颇得圣意亲信,情势或许并不如太师所虑之险,尚请太师宽心。”
牛弘、薛道衡俱为杨素所荐,当时均居于台阁之位。
杨素伸出干如枯枝的右手,边摇边说:“你何须安慰老夫?但瞧老夫这身病痛,也当有自知之明。毋庸天子加封,老夫也离那崦嵫国不远啦!”
崦嵫国指焉耆、龟兹之域,其地位于西极,相传为日落之处,故常以“日薄崦嵫”比喻接近衰亡。
李药师见杨素如此,虽然痛惜,却不敢再出言安慰。
只听杨素又道:“药师,难得你今日来此,总算还没有将老夫忘记。老夫也确有一事相托,盼你不弃。”
李药师躬身拜道:“太师折煞晚辈了!太师但有所命,晚辈定当全力以赴。”
杨素于他,毕竟有恩。
杨素点点头,缓缓说道:“常人之疾,在知行而不知止,知进而不知退。《老子》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便是教人须得知止、知退。”
他长声喟叹:“老夫若是早些时日明白这知止欲、知谦退之道,今日也不至沦于此等地步啦!”
李药师听杨素说知止欲、知谦退,心中所思却是师父当年的谆谆教诲。
又想起那夜乘龙马代天行雨,当时若是知止、知退,不擅自降那二十滴天水,也不至于……他心下之黯然,实不下于杨素。
只听杨素又道:“药师,老夫平生,阅人何止千百?若说知止、知退,差堪仅你一人。”
他挣扎坐起身来,神色凝重:“药师,老夫身后若有不测,还盼你照看玄庆!”
李药师连忙再拜:“太师何出此言?莫说太师吉人天相,就凭晚辈与玄庆相交十余载,纵使不能同生共死,这朋友之义,如何竟能不顾?太师言重了!”
杨素闻言,缓缓倚回榻上,气息奄奄:“如此……如此老夫便可以放心了。”
他随即唤杨玄庆进来,命他拜谢李药师。
李药师自是不肯受礼,无奈杨素坚持,只好由出尘还礼。
杨玄庆虽然不知父亲所为何事,但明知李药师绝不会说,他便也并不动问。
杨素托孤于李药师,而非薛道衡,实有先见之明。
薛道衡颇有文采,却也不免恃才傲物,为皇帝所猜忌,终于赐他自尽。
他死之后,杨广犹恨恨说道:“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薛道衡自保尚且不足,焉能照看杨玄庆?
然而当时,薛道衡仍在长安,日日接受杨府燕饮之邀。
因为距离回洛覆旨之期尚有旬日,杨玄感便投其所好,诗书雅叙,文酒会友,薛道衡实是乐不思归。
至于李药师与出尘,则因为有感于宫廷权术之无所不用其极,不免悒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