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姜维与邓艾在前线交战不利的消息传到了成都,黄皓与阎宇关系密切,便向刘禅进献谗言,想用阎宇来替代姜维。姜维返回成都,觐见刘禅,道:“陛下,黄皓乱政,请求诛杀此贼,以免我们重蹈桓帝、灵帝的覆辙。”
刘禅叹了口气,道:“黄皓不过是小臣,董允在世时,常常责备于他,你又何必如此介意呢?”刘禅又瞪了黄皓一眼,道:“大将军饶了你的性命,你事后须到大将军府上亲自致谢!”
黄皓见风使舵,道:“谢陛下,谢大将军,小人只不过是蝼蚁,苟活在这世上。”
刘禅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原本想借用黄皓之口,示敌以弱,同时可以利用他压制朝中的老臣。没想到黄皓的势力逐渐增大,如今想除他,却又是尾大不掉,势力盘根错节,非一朝一夕所能压制他了。
姜维知道祸从口出,恐遭黄皓暗算,夜晚在城中徘徊,望着星空长叹。慕容雪霏恰巧走来,问道:“大将军何故叹息?”姜维将白日发生的事情说了,道:“我欲除黄皓,只可惜未能如愿,恐怕日后反遭其害。”
慕容雪霏道:“灵帝之时,大将军何进也想诛杀十常侍,结果被张让等宦官谋害,大将军不如远离朝堂,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黄皓又能如何动得了大将军?”
姜维恍然大悟,拱手道:“姑娘提醒,让我拨云见日。”
第二日,姜维便上书,申请去沓中屯田,积蓄粮草,以待伐魏。刘禅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阿蔓、冷月、姒家兄弟也随姜维一同前去。
消息很快就传递到司马昭耳中,司马昭见蜀汉君臣不和,召集众臣商议伐蜀。朝中大臣认为先前司马懿、司马师在世之时,尚且不能取胜,如今伐蜀,胜负难料,反对意见居多。钟会却竭力支持伐蜀,上前奏道:“自平定寿春以来,国家休养生息,如今府库充盈。吴国土地面积广大,且气候潮湿,士兵多不适应,应先平定巴蜀,三年之后,顺着长江而下,水陆并进,兵锋到处,吴国自然无法抵挡。我预计蜀国的兵力不过九万,其中守卫成都及南中、永安等各地的兵力至少四万,姜维手中能用的兵力不超过五万。姜维在沓中屯田避祸,汉中空虚,如果我们从骆谷进攻汉中,必然唾手可得。待取了汉中,刘禅必然害怕,破蜀便是早晚的事情了。”
司马昭听后,抚掌大笑道:“士季真乃良臣,所言正合我意,不知何人可用?”
钟会从怀中取出奏章,呈给司马昭道:“具体方案我早已拟好,还请大将军过目。”
司马昭命人拿过钟会的奏章,一言不发,直到看完之后,心中大悦,道:“很好,很好,很好!”司马昭待要将其传阅众大臣,钟会阻止道:“此乃机密,不可先示之于人。”
魏国自上而下厉兵秣马,直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司马昭举行了规模空前的誓师大会。他命令邓艾率领三万人出狄道向沓中进军,以牵制姜维;诸葛绪率领三万余人兵出祁山,到武街、阴平桥头,截断姜维的归路;钟会率领主力十余万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攻汉中,另外派廷尉卫瓘作为监军随行,共计将士十八万人。
临行前,钟会向“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询问计策,王戎对钟会道:“蜀国已是元气大伤,成功并不难,难的是成功之后如何保全。”钟会不解,再问王戎,王戎却笑而不答。有人问参相国军事平原人刘寔:“邓艾、钟会可以平定蜀国吗?”刘寔答道:“必然会破蜀,只是,两人怕是难以回来。”
大军从洛阳将要出发,将军邓敦拦在前面,对司马昭道:“大将军,蜀国不可伐!蜀道崎岖,关隘众多,昔日魏武帝与刘备战于汉中,不胜而还。即便是突破了汉中,蜀国层层关隘也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还望三思。”
司马昭拔剑指向邓敦,已是极力压着心中的怒火:“我大军即将进发,你却来蛊惑军心,再不让开,别怪我不客气。”
邓敦跪在阵前,毫不退缩,凛然道:“将军若要伐蜀,就让三军,从我身上踏过去!”
这是对司马昭权力的一次公开挑衅,司马昭知道自己无法再后退,因为后退一步,将是万丈深渊。今天放过一个邓敦,未来将会有千万个邓敦。他站在点将台上,望着西南方向,对台下的诸位将士道:“三军听令,即刻出征伐蜀,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此时。我在洛阳等着你们凯旋!”邓敦的身体,淹没在了伐蜀大军的洪流中。
远在沓中的姜维得知消息,得知兵力悬殊,便将阿蔓召进中军大帐来,道:“阿蔓,我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不知你肯不肯去?”
阿蔓问:“可是去成都搬救兵?如今魏国犯我疆土,他们虽然人多,但是我们坚守关隘,等他们粮尽兵退即可。危险的是我们远在沓中,汉中空虚,怕守不住,需要陛下派兵支援。”
姜维看到阿蔓经过历练,眼界跟昔日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他赞许地点了点头,道:“没错,我正是这个想法。若派一个士兵前去,怕无法完成此重任,若派一大将,前线人手又不足,只能让阿蔓你辛苦一趟了。”姜维之前听到钟会在洛阳操练兵马,就派人向刘禅请求救兵,让张翼和董厥驻守汉中,黄皓却将此事压下,朝中大臣竟都不知道前线的状况。
“好,我这就走!”在面临家国大事上,阿蔓丝毫不敢耽搁,知道这一次的阵仗不小,延误军情,有灭国之险。
姒千痕不愿与阿蔓分离,跟在阿蔓后面道:“我与你同去,也好有个照应。”又对姒无痕道:“兄长,你和陈凝烟姑娘先去汉中支援,我们带着救兵去汉中汇合!”阿蔓也觉得一个人在路上太过于无聊,便没有拒绝。
冷月本想一同前去,但是前线危急,在阿蔓的劝说之下,终于答应留下来协助姜维,等阿蔓搬救兵回来。
阿蔓在成都毫无例外地又被宦官黄皓拦在外面,以皇帝今日身体不适为由,不让她觐见。阿蔓怒极,一脚踢翻黄皓,惊起睡梦中地刘禅,阿蔓将前线的军情告诉刘禅。刘禅大惊,没想到黄皓胡作非为,竟然到如此地步,差点误了国家大事。当即下令派右车骑将军廖化增援姜维,左车骑大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到阳平关防守。
姜维也连夜整顿军备,在邓艾和诸葛绪对沓中完成合围之前,火速行军支援汉中。
先前魏延在汉中的防御方案是守住关口,利用险要的地势,御敌于国门之外,后来王平继任汉中太守,继续采用魏延的方案,因此数十年来,汉中一直固若金汤,未曾被魏国攻破。这种防御策略可以保证汉中安全,但是因为保守,所以也无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姜维九伐中原,对敌人的有生力量打击有限,因此导致两国的兵力悬殊越来越大。面对十八万大军,姜维召集了慕容雪霏、司空凡和姬如梦夫妇商议对策。
慕容雪霏在地图上看到钟会的行军路线,道:“我建议还是采用先前的战略,守住汉中各处关口,将钟会十万大军阻隔在外。只要能守住一个月以上,对方无粮,必然会退兵。”
“这法子是好,但是两国的实力悬殊越来越大,今年击退了十万大军,明年又来,我们疲于奔命,国力就会逐渐消耗。我的想法是,将钟会这十万大军吃掉。”姜维说完后,看众人的反应。
“我们只有五万大军,魏国还有邓艾和诸葛绪两路人马,兵力差距太大,想要吃掉他们,怕是不易。”慕容雪霏眉头紧锁,心中担忧。
“不如我们先听听大将军的计策,再做决断。”姬如梦道。
姜维将自己大胆的想法说了出来:“我打算收缩战线,坚壁清野,将敌人放进来,敌人的补给线必然拉长,这时派出游击部队攻击钟会的补给线。钟会必然疲惫不堪,等到他退兵之际,我们围攻敌人,将其歼灭。”
司空凡道:“这法子虽然冒险,但是一旦成功,我们将钟会十余万大军吃掉,那么可以保大汉数十年安稳。取胜的关键在于一是迅速摆脱邓艾和诸葛绪的围攻,撤回汉中;二是关隘必须要守住,使钟会无法短时间内在汉中立足;三是各位将领齐心配合,形成包围将魏军一举歼灭。”
“那我们投票表决吧,这个险是否值得冒!”既然分析了利弊,姜维便让众人拿主意。
慕容雪霏坚持自己的意见:“我还是觉得太过于冒险,建议固守。”
司空凡道:“胜负之数五五开,我选择弃权。”
姬如梦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赞成大将军的方案。”
姜维拍手道:“既然如此,那就大家随我冒一次险,传令下去,让汉中守将收缩兵力,等我回去,歼灭钟会大军!若是失败,我一人承担所有罪责!”
事态的发展已经却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邓艾来得比想象中快了许多,姜维的撤军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钟会趁此机会攻进汉中腹地,亲自攻击阳安关,李辅攻汉城,荀恺攻乐城。张翼、董厥的援军尚且没有到来,魏军护军胡烈在阳安关下叫骂,此时守卫阳安关的是关中都督傅佥,他的父亲正是当年在夷陵之战中宁可战死也不愿意投降吴狗的傅肜。傅佥想采取坚守的策略,他的部将蒋舒因为曾被降职而怀恨在心,打算投降,进言道:“现在魏军到达,坚守不出并非上策。”
傅佥道:“我们奉命保住关城就是功劳,如果违反命令出战,一旦失败,个人身死事小,辜负国家我们将都是大汉的罪人。”
蒋舒道:“守关是功劳,破敌也是功劳。不如都督分兵一半给我,我去为都督试探一下敌人实力。若不成功,再坚守不迟。”
蒋舒是蒋琬之子,傅佥劝不动他,便同意让他出战。蒋舒出关之后,立马投降了胡烈,跟随魏军一起返回来攻打阳安关。
蒋舒在城下劝道:“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关口是守不住了,都督不如与我一起投降,城破身死,又有什么好处呢?”
傅佥骂道:“无耻贼子,你父亲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我宁愿战死以报国家,绝不辜负先帝和陛下对我父子的知遇之恩。”
数万魏军如蚂蚁一般攻道城下,被击退,再进攻,再被击退。直到阳安关守卫的将士一个个倒下……傅佥身中十余处伤,再也不动了,但他依旧屹立不倒,看着城下,杀敌的姿态在关城上定格。
姒无痕和陈凝烟见阳安关已失,只好向黄金城赶去,因为有两人的协助,蜀汉宿将柳隐驻守的黄金城和汉、乐二城却始终不曾被钟会攻下。钟会留下两万大军继续围攻,自己则率领主力直逼剑阁。
姜维得知汉中的情况,当即决定率领大军直奔剑阁。邓艾如狡猾的猎手对姜维紧追不放,命令金城太守杨欣进攻甘松,切断羌族部落与姜维的联系,保证后方安全;陇西太守牵弘伺机突袭雪岭,迫使姜维沿阴平道退却;天水太守王颀直接率军攻击姜维军团。此时姜维已经陷入魏军的半包围圈内。
姜维道:“如今要想快速脱身,必须兵分两路,一路人马沿途阻击邓艾的诸军,我率领主力赶在魏军前面占领强川口。否则我大军一旦被截断归路,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姬如梦站出来道:“大将军,这个任务就交给我们吧。”
姜维有些不忍心:“我无法分出过多的兵力给你们,你可知道,这个任务九死一生?”
司空凡道:“战争总会有伤亡,我会尽我的努力,带我的妻子还有更多的将士回家。”
姜维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将三千精锐留给了司空凡、姬如梦夫妇,自己带领大军赶在魏军之前占住了强川口。刚到不久,邓艾的几路大军已经跟了上来,姜维大惊,因为这意味着司空凡、姬如梦夫妇已被魏军击溃,怕是凶多吉少。但是临阵不乱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必备的品质,姜维强忍住心中的悲伤,与邓艾展开了几场决战。因为占据了有利的地形,魏军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无法突破强川口。战事一连持续了几天,魏军延缓了进攻,姜维方才得以喘息。
慕容雪霏劝说姜维道:“大将军,如今之计,应当留下小部分人马继续阻击邓艾,你率大军火速回援,将钟会阻隔在剑阁之外。”
姜维沉吟片刻,答复道:“我也知这是最好的计策,可是,司空凡和姬如梦目前已是凶多吉少,我又怎么忍心继续牺牲其他将领?”
这时一个白袍将军闪身进来,道:“先父在时,常常断后,令大军转危为安,我愿意保护父辈打下来的基业,为大将军争取撤退的时间。”姜维看时,正是赵云的次子赵广。
慕容雪霏见姜维犹自迟疑,道:“大将军,你就下令吧!”
姜维咬了咬牙,拍着赵广的肩膀,道:“好,你多保重,一定要活着回来。”
姜维将一队人马留给赵广,自己率领大军连夜往阴平进发,可是又面临着新的困难:诸葛绪的军队已经到达阴平桥头,切断了蜀军的退路。如果向西切入白水江河谷与廖化合军,那么就相当于被邓艾和诸葛绪六万人合围在阴平。姜维当即不回阴平,而是顺着白龙江河谷南下,廖化率军从白水江往东,两军欲合力突破诸葛绪的防线。此时诸葛绪心中担忧,若是姜维、廖化合兵,后面张翼、董厥再攻来,自己手中的三万人则会被包围在阴平桥头。诸葛绪原本把主要兵力部署在白水江,见到姜维离自己不过百里,立马将兵力往白龙江方向回援迎击姜维。
姜维原本使用的是调虎离山之计,见诸葛绪已经上当,马上回军阴平城,与廖化抢渡阴平桥头,退至白水关。等诸葛绪发现想要追击时,姜维早已离开阴平桥头远去了。姜维马不停蹄往南撤退,与张翼、董厥援兵汇合,此时阳平关已经丢失,姜维率军退守剑阁,抵御魏军。钟会十余万大军被阻隔在剑门关外,数日无法攻破。
剑门关险要,一直到了唐朝,李白在诗句中仍然如此描绘:“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此时的形势,若再驻守时日,便如姜维所预计:“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魏军到时候退兵,姜维出兵夹击,那比当年王平的兴势山之战,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钟会心中焦急,写了一封劝降信,希望原本就是魏国人的姜维投降。姜维看完信后,轻视地一笑,将劝降信传给众将士观看,姒千痕道:“钟会文采不错,将军既然将信给我们看,想必是已经有了主意。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不予答复,这样拖延时日,钟会必然退兵。”
姜维也是一般想法,与众将在关上坚守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