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治好薛九的事,凌蓁并没有跟华老爷他们多说什么,只说了是祝家的一个子侄生了怪病。
在祝府里,除了冬芙会跟着凌蓁到漪翠苑去当助手之外,两个婆子其实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凌蓁所住的客院的。
而冬芙的嘴是很密的,早在凌蓁选中她作为助手跟着去行医的时候就已经跟她说了,越是大户人家越是注重自己的隐私,让她出了门之后就忘了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切,谨防祸从口出。
所以凌蓁回来之后,除了因为这一路回来她竟然没请镖师护送而批评她不应该抱有侥幸心态之外,华老爷二人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倒是凌蓁自己觉得这样跑到别的城去出诊太被动,不仅会遇到薛九这种疑似皇族的人,而且能够看到人之前还得经过一番波折,倒不如立下规矩,日后一律不出桂城以外的诊,谁想要看病就自己来桂城。
如果一来,就算有人想阻挠看病的,那也会去骚扰那个需要看病的人,而不是她。
这么想着,凌蓁就让春华堂把这个消息给传了出去。
华老爷和华夫人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是凌蓁经历过去祝家这一次之后,觉得在路上奔波着累人,所以才决定留在家门口以逸待劳的。
对此,他们当然满意啊。天知道女儿一个人离开家里的时候,就算每隔两日就送信回来,他们这心里也是牵挂得不得了的。
这凌蓁终于回来了,华老爷守在家里两日之后终于缓过劲来,如常地出门处理关于铺子的事情。裕丰行变卖或出租铺子的事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这会已经处理得差不多,接近收尾了。
之后除了每个人收租子对下账之外,华老爷就真的能够过上半退休的生活了。
好不容易等到华老爷离家,华夫人就迫不及待地跟被两个弟弟一人一边扒着她的腿往上爬的凌蓁说起一件事来:“陈家和华家订亲了。”
因为先前作过提醒而华鸿祥不仅不领情反而还冷嘲热讽,华老爷决定不再理会关于他家和陈家的事,在家里连提都不愿意提及,所以他在的时候,华夫人一个字都没有说。
“啊?”凌蓁是真意外,她离开不过一个月的时候,陈家下手这么快?
“谁说不是呢。”华夫人笑眯眯的,在凌蓁的面前一点都没有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紧接着轻描淡写地扔下了另一枚炸弹,“据说已经定好了日子,开春后正月十九就成亲。”
凌蓁只睁大着眼睛,已经不想再发出什么惊叹了。
就算她从来没有亲历过古代的婚俗,但是也知道古代里的大户人家,成亲之前从相看到最后成亲中间有好些环节,一套流程走出来也不是两三个月就能完成的。
而且,一般人订了亲之后不是最少也要一两年才会成亲的吗?
陈衍明和华明月这个速度也是没谁了,才订亲两个月就成亲了。
不会是搞出人命来了吧?
“可能人家有不得不尽快成亲的苦衷吧。”华夫人显然跟凌蓁想到一处去了。
当然,在娘亲的面前,凌蓁是不能够展现出自己老司机的一面了,只能装着糊涂,一脸纯真茫然地问:“什么苦衷?”
华夫人能跟自己尚未成亲连订亲对象都还不见踪影的女儿说苦衷就是华明月肚子里可能已经揣了一个了这样的大实话吗?
就算女儿已经成亲了,这样的话题也不应该是母女间应该说的,或者说女儿可以跟她说、但是她不可以跟女儿主动提的,否则就有为老不尊之嫌了。
“不得不成亲的苦衷。”华夫人道。
凌蓁:“……”
“姐姐,吃糕。”华家老三被凌蓁顺手擒到膝盖上坐着后不甘寂寞,扒着桌子沿站起来去够桌子的攒盒,好不容易抓到了一块她买回来的绿豆饼。
绿豆饼是薄薄的一层酥皮里面包了一整块调制的绿豆蓉,口感粉糯微甜,双胞胎都很喜欢吃。
唯一的缺点是里面一大块的绿豆蓉,双胞胎年龄尚小,怕他们吃得急了会噎住喉咙,所以要先切成小块糕再喂给他们吃,而且不能吃得太多。
两个小家伙见大人都是一整个地吃,他们只能吃一点点,早就眼馋了,一有机会就想要大饼的,没想到小老三终于得手之后不是第一时间塞到自己的嘴里,而是先让给凌蓁吃。
凌蓁感动地两口咬了一大半,只剩下手指头那么一点留给扁着嘴欲哭无泪的小老三。
还没把嘴里的咽下去呢,终于也成功抓到一块绿豆饼的华老二也把他的饼“孝顺”给凌蓁了:“姐!吃!”
凌蓁看了眼华夫人,以眼神示意:老妈,救救场!
华夫人垂着眼去拿茶杯,一副什么都没有看到的模样。
“咳咳。”凌蓁喝了一大口茶后清清嗓子,示意华老二去看手里攥着指甲盖那丁点大饼饼的可怜兮兮的华老三,“阿泓,你看阿源,他的饼饼只有这么小的一块,姐姐已经吃过了,好不好分点给阿源呢?”
华老二就有点犹豫:阿源的饼给姐姐吃了,他的还没给姐姐吃呢。
他把手往凌蓁的嘴唇递了递:“姐姐,吃。”
凌蓁咬了一小口。
华老二看看手里还剩下很多的饼,看了眼老三,递到他的嘴边:“源,吃。”
但是还没等华老三张嘴咬,他突然又收回手。
华老三嘴巴一扁,眼圈都红了。
就见华老二收回了手之后两张小胖手握着绿豆饼一掰,把剩下的饼分成了两份,一份递给华老三:“源,给!”
华老三马上破涕为笑。
凌蓁和华夫人也看得直笑。
都是会分享的好孩子。
稍晚时候许二小姐派人来送了信,约凌蓁隔天去逛街,去到的时候就发现唐三小姐也在,一见凌蓁就夸她:“阿汐你真的是太厉害了,一千两说捐就捐了,后续还给持续捐银子,那些流民在离开之前都在感念着你的恩德,出了城之后还回身向着桂城磕头呢……”
每逢寒冬,她们的家族也有捐银两给官府施粥,但是都是家里出的银子,她们还没有试过做这样的事呢!而且,就算是让她们捐钱,也不能一下子就直接砸个一千两啊!
许二小姐的重点跟唐三小姐不一样:“我觉得最厉害的还是那个什么基金。”那可不是用银子买一时的名声,而是持续的积福。
哦?黄知府的动作也不慢嘛,这么快就已经把人都统计好了送回去了。
不过也对,既然早晚都要做的,早点解决了也好过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