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永平十二年成为了历史。

新的一年开始了。

元宵过后。

刘玄在天宁宫,召见内阁大臣,开御前会议,对去年的收支进行结算,对今年的收支进行预算。

自刘玄亲政以来,高洁、周成这掌管户部的,就感到很轻松。

皇帝节约,不乱花钱,颇有昔日大汉朝文景之气。

宗亲勋贵这影响财政收支的弊病之源,又被剪除了!

支出减少,而收入增加,财政压力松缓。

虽有编练新军的新增开支,但收支平衡,没有压力,更没有产生亏空。

作为内阁首辅,又是主管户部的,高洁心情愉悦的向皇帝及同僚报账。

账目其实大家都清楚。

去年,朝廷非但没有亏空,由于派新军去支援吴楚,军饷训练等成本转移,顺便多要了些;加上他们杀敌立下军功,获得的赏赐收入等(炎国军功标准,与向吴楚议定的军功标准不一致,略低,产生了一个差价),朝廷还有了结余,结余高达104万两。

正人君子,不苟言笑的高洁,报出这个数目,也不禁春风得意,露出了喜色。派新军支援吴楚的主意,可是他清流想出来的啊!

他却不知,这个主意,是刘玄暗地里操作,由张瑜而影响清流,借他清流之口,才说出来的。

刘玄看向高洁,满眼都是满意之色,嘴上说着好,心里却只把他看做是个木偶人。

可笑的是,木偶并不知道自己是木偶。

曹琳见高洁神气,心里便有气,暗说:[你神气什么?]立时就出班向皇帝吹捧了一番!

·这些都是陛下您的功劳啊!

·您真是个圣明的天子啊!

·臣等能在您手下做官,真是三生有幸啊!

梁集跟风。

直把皇帝,吹成了个千古一帝一般!

高洁、周成、王熙也跟着赞颂!

刘玄听得高兴,心里舒爽,嘴上笑说:“也是卿等之功。”

。。。

炎国这边,财政良好。

吴楚那边,虽然炎国援军驾到,打走了入侵的蛮军,但是,因此而付出的开支,却高达520余万两。

预想中的美好愿望:打退蛮军之后,军事压力减少,就能裁撤军队、减少开支、减少征收、缓和矛盾,并没有实现。

这毕竟摇动军方及变革派的利益,于是受到了抵制。

蛮军虽退,但威胁依旧在!

炎军虽来帮我们打退蛮军了,但是,他们在我心腹之中,更不能不妨!

军费开支依旧。

高征收依旧。

而内部民变,却又如火上被浇了一瓢油似的,突的更旺了起来。

所需开支,更加的大了!

请来炎军助阵,非但没有减少开支,还特么的增加开支了!

这是楚国高太后、吴帝都始料未及的。

另外还有查抄宗亲勋贵所得的金银宝物,这些经手过外廷,进入了内库。

数目外廷也约有估计。

刘玄是坦荡君子、圣明君主,美其名曰要积蓄起来,为将来发行宝钞做准备。并令曹少钦代表内廷,也报了账。

这项收入,仅金银,就高达:金87万余两,银2156万余两。(填补减免税赋的亏空后的数字。)

虽然早有估量,但是,当听到这个数字,高洁、曹琳等人,还是大吃一惊!

又议预算。

时近午膳。

皇帝赐宴。

吃过之后,高洁等回内阁休息。

下午又继续御前会议。

这回论的是士林学子非议新政的事。

这也是很重要的事!

天下士子,都等着看朝廷的回应呢!

刘玄以御前会议商讨此事,以显示重视!

一开场,他就定了调子:新政是必需要推行的!至于士林的非议,学子的反对,你们有什么办法?说说吧!

此事春节期间,曹党清流内部早就议论过。

曹琳义正言辞,把那些反对新政的学子,狠狠的批了一通,大扣帽子,说他们诽谤陛下、诽谤朝廷、诽谤朝臣,应该抓几个、杀几个,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刘玄心说:“这就是要采取暴力手段啊!”

他虽不排斥暴力手段。

但是,暴力手段是解决问题的、不得不用的、终极手段。

要是把这种终极手段,当做常规手段来用,那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酝酿出更大的问题!

梁集跟着曹琳应和。

学子奏请之中,确有言辞激烈的,可以用以扣帽子!

高洁、周成听了他们的主意,吃了一惊,连忙出列,表示反对!

高洁赞成张瑜的主意,应该先讲道理,道理说不通,对于顽固的、反对的,开除学籍、不准科举,也就是了,没必要扣帽子问罪,动手抓人、杀人呀!

如果因此而杀人,必适得其反!

难道朝廷只准士林说阿谀的话,不准提出异议吗?

提出异议就要问罪杀人?

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啊!

道路以目,前鉴未远呀!

周成意见却与高洁不一致,更加的温和,主张不如向士林承诺,[不准商人科举]这个政策不会改变,以暂且安抚人心。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刘玄心道:“这打的是拖延战术。”

拖延一时,是可行的。

但能治标,却不能治本。

工商大兴,资产阶级壮大,他们的影响力将与日俱增!

增长的社会地位,不符合他们在“权力游戏中”的地位。

在权力集团眼中,他们只是长肥了的猪。

他们犹如案板上的鱼肉,任由权力宰割,财富难保,甚至性命也受威胁!

他们作为新发展起来的阶级,当帝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还威胁到他们,他们便势必会站到帝制的对立面!

所谓资产阶级革命,就是这样发生的。

在农业时代,资产阶级力量微弱,不足以动摇帝制,他们要生存发展,就得依附权力。

而当工商大兴,他们壮大起来后,经济影响大,朝廷财政大份额的依赖他们,其力量便足以动摇帝制!

刘玄心道:“帝制符合我的利益,要长久的维持帝制,就必需对帝制也进行演变,令其能符合时代的发展。时代在进步,帝制所代表的利益阶级,也必需与时俱进!在农业经济时代,小农地主是经济主体,帝制要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在工商业大兴后,新生的资产阶级是经济主体,帝制也要能代表他们的利益!乃至于随着资产阶级的壮大,工人阶级也成长起来,影响力增长,帝制也要能同样的代表他们的利益。帝制必需要自觉的进行变革;皇帝必需要圣明,要能代表时代前进的方向、要能代表经济主体阶级、要能调和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以维持帝国总体的稳定。”

王熙不参与这事,[臣愚钝,没想出什么办法]。

刘玄听了他们的意见,心里权衡,微微点头,说道:“一些学子,奏请激烈,的确有诽谤之嫌,便是问罪,也是咎由自取。但,如此处置,动辄杀人,也有失宽恕之道,朕看来,责令改正即可,不必上纲上线。”

曹琳心里叹息一声,略有不满,但还是逢迎了皇帝。

皇帝都要宽恕,从轻处置,不准上纲上线了,他又怎么能抓着不放呢?

“高卿说的才是老成持重之道。”刘玄神色赞赏:“广开言路,才是治世正道。纵然有说的不对的、言辞激烈的,也应该予以包容,动辄兴师问罪,则会阻塞言路,这不是正道。”

高洁:“陛下明鉴。”

刘玄微笑,“然而新政有益民生,朕厚于民,又岂薄于学子?”

这句话,就是对高洁的主意,也不太赞成了。

高洁愕然。

“周卿说的主意,虽然能解一时之渴,却不是长久之计啊!”

一一点评,却把他们的主意,都给否定了!

五人心头了然了。

陛下这是自有主意了呀!

并且,他们的主意,还没有一个是符合帝心的!

刘玄心里暗想:特么的你们这些大臣,出的主意,还不及一介女流呢!

在他看起来,沈阳霁想出来的主意,都比他们的要靠谱些。

高洁恭谨的问道:“不知以陛下之意,应当如何?”

刘玄却不急着给他们说自己的意见,闲扯起在后宫与沈阳霁闲聊,把他的主意说了出来。

这五个内阁大臣听了,都不由的惊愕!

有种新大门被开启的感觉!

他们的办法,都有个共性,就是对想入仕的需求的学子,进行压制!

而沈阳霁的主意,却是把供应端的空缺给做大了!

[一气化三清啊!]

这个主意,他们却都没有想到!

增加空缺,开支虽会增加。

但是,工商大兴,经济发展,岁入也会增加。

只要把握住节奏,两相协同,开支的增加,是能够消化的,也不是问题。

五人不由的暗道惭愧。

曹琳暗道:[老沈的这个女儿,不简单啊!]

刘玄:“高卿,你觉得沈婕人的主意怎么样?”

高洁很尴尬,“额……”

刘玄把目光瞧向曹琳,“曹卿以为呢?”

他倒是光棍:“臣不能为君分忧,惭愧啊!”

刘玄笑道:“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多个人便多个主意,总有人能想出好主意的。岂能动辄问罪呢?”

曹琳:“陛下圣明,臣受教了。”

刘玄:“沈婕人为君分忧,深得朕心。不过,她的主意,也是有所不足的,朕细思之后,更进一步,想出了个主意,你们要给朕拾遗补缺。”说罢,亲自下场,图穷匕见,把心里的要进行[机构改革]的打算说了出来。

他这主意,也是做多,但是与沈阳霁的不一样。

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对现有机构,进行拆分,拆分出多个部门,空缺自然就多了;其二,增设机构,新建机构,自然空缺也就增加了。

后一种,对高洁等人来说,影响倒还不大。

前一种,对他们来说,却是利益攸关。

若是要把他们所掌的部门拆分,岂不就是要弱化他们的权力、影响力?

这与他们不利。

但对刘玄来说,官僚权力拆分、弱化,却是利好的。

不过,此事也不急于一时。

刘玄:“朝廷部衙,即便拆分,新增空缺也有限。朕权衡利弊,以为增设地方衙门,才是良策,卿等以为呢?”

高洁等松了口气。

一般认为国家有三大权力,分别是: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帝制之下,三大权力,集中于皇帝。

但在具体实践上,皇帝精力有限,不可能直接掌握这些权力处理相关事务。

因此,需要分设专门机构,赋予权力,任命大臣去做“代理人”,通过控制大臣,以实现对权力的掌控。

在朝廷层面,皇帝为防止大臣集权,成长为权臣,因此分设多个机构,对权力进行分化、制衡。

但在地方层面,越往底层去,这种权力分化、制衡,就越缺失。

以炎国为例,朝廷层面,机构众多,权力分化严重,就没哪个大臣能集中行政权或司法权。

行政权就被拆分成多个部门,由尚书掌握。

司法权也被拆分成三法司。

但在下面的路、郡、县级别,情况可就不是这样。

路级还算好的,没有立法权,立法权在朝廷、在皇帝;设有宣政司、按察司,相当于是把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割开来了。

但在郡级、县级,行政司法权力却集中在郡守县令。

在县级以下的村镇里,行政司法权力甚至被地方宗族士绅半分,都不能完全的在国家机构里。

这种情况,地方权力过大,互相牵制不足,很容易酝酿出问题。

之所以会这样,只有两个字:财政。

越往下级去,级别越低,数量却越多,要对权力进行分化制衡,就要多设机构,而机构越多,势必官吏需求越多、势必财政支出就越多!

农业经济时期,财政能力有限,难以维持如此庞大的官僚机构体系,所以,只能如此。

但是,推行新政,工商业大兴之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机构便也能随之增加,地方官权力也就能进行分化、制衡!

分化地方,有利于巩固朝廷。

皇帝的意思,并没有触及高洁、曹琳等人的利益,他们欣然的接受了。

这对学子们也是利好的,空缺越多,入仕的机会就越大啊!

甚至对百姓也有好处。

只是对地方官不利。

但在朝廷、士林、百姓的多重压力之下,他们的郁闷,又算什么呢?

君臣议定出思路之后,刘玄命内阁回去讨论,草拟个章程出来,以回复学子对新政的不满的奏请。

……

——————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