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高洁很有信心,皇帝一定会听取自己的意见。

因为,自己的意见,实在是大大的有利!

胸有成竹,眼底含着不屑,瞧了曹琳一眼,气定神闲的继续说道:“陛下,臣的办法,一举三得。而小阁老的办法,却并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请问小阁老,借粮30万石,那么将来要还多少呢?”

曹琳:“……”

不等曹琳开口,高洁就帮他说话了,“也还30万石?或者是多出几分利?呵,如果是这样,那么,朝廷根本就借不到粮,因为现在的粮价已经是一升23文了,是正常时候的两倍三。30万石两,现在值69万两。朝廷要还的是69万两!”

刘玄的眼睛,缓缓的睁开,往曹琳望去。

曹琳怒不可遏,冲着高洁:“69万两又怎么样?陛下的声誉,难道还不值区区69万两吗?”

高洁冷哼两声,针尖对麦芒:“区区69万两?小阁老说的真是轻松!还陛下声誉,哼,平凤县108万两,还没送到户部呢,你就惦记上了吧!你打的主意,我会不知道?我告诉你,户部还欠着内廷130万石粮呢,要以现在的粮价算,那就是299万两,国库没能力承担69万两的债!”

刘玄:“内廷的那批粮食,不要以现在的粮价计算,仍旧以一石一两计算。内廷也不急着要。高卿,你掌户部,不必为此担心。”

高洁连忙称颂皇帝圣明仁义。曹凯也坐不住,起身;曹琳、梁集、周成齐齐跟着称颂。

两人各自的主张,都已经说了。

刘玄扫了其余几人一眼,“你们可还有别的主意?”

曹凯、梁集、周成都微微摇头。

刘玄心道:“他们要吃蛋糕,就画个大蛋糕让他们吃罢!”

微微沉吟了一会儿,“高卿的主意,的确是一举多得。然而,大开杀戒,未免残暴不仁。”摇摇头,“朕杀丁家,是因为丁家作恶多端,而且恰逢其会,于是就拿他杀鸡儆猴、震慑宵小了!现在为了钱粮,就要大起刑狱,这实在不是圣明仁君所为。”

高洁本来胜券在握,但是万万也没想到,皇帝会这么想,把自己的好主意给否了!

脸色不由的一变!

很是难堪!

实在难以理解皇帝的心思!

心底叹息一声!

他虽清流,也会和曹琳争执,但,并不是那种敢向皇权开炮的猛人!

听到皇帝的话语之中,带着些怪罪之意!连忙屈膝跪倒拜伏,“臣,思虑不周,有损圣明,陛下恕罪。”

刘玄:“起来吧,朕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

“谢陛下厚恩。”高洁起来。

刘玄:“就按照曹卿的主意,向大户借30万石粮吧,唔,就以23文一升的价格。反正现在朝廷也不缺钱粮。平凤县108万两运来之后,就放在户部,不要急着还债,起码要等秋收后。”

内阁众人领旨。

刘玄:“退下吧。”

众人行礼告退,刚出厅门,刘玄忽然叫道:“周卿,你留一下!”

周成一惊,又转身回来。

其余四人心头讶异!继续往外走,就听皇帝对周成用温和的语气说道:“你那个流民图什么时候能好?”

原来是这事!

周成:“回禀陛下,流民图已经基本完成,臣今晚回去收个尾就好了。”

刘玄:“那朕可就等着啦。”和他扯了两句闲话,忽然话锋一转,“你可知道,朕刚才为什么要选曹琳的主意,而不选高洁的那个一举多得的更好的主意?”

周成不料皇帝忽然说起这事,听他评论高洁的主意为[更好的主意],心里更惊!既然是好主意,为什么刚才不选用?

他被问的懵逼了!

理由刚才皇帝不是自己说了吗?

既然说了,又为什么要问我?

难道刚才说的是违心之言?

心有又是一惊!

惶恐的说道:“臣岂敢揣测圣意?”

刘玄笑,没所谓的说道:“不揣测圣意,怎么为君分忧?朕赦你无罪。你就大胆的说说吧。”

周成形貌恭顺,说道:“是。”眉头轻轻堆蹙了起来,越皱越深,思考了一会儿,喟叹一声,“陛下说高大人的主意是更好的主意!但刚才却没有选用,自然是有别的考量!奈何陛下智谋深远,犹如皓月,而臣却愚钝的紧,犹如米粒之光,实在想不通是什么缘由。”

同样想不通的,还有高洁。

刚才与曹党争夺,本来自信满满,却不料,还是输了!

——皇帝为什么不用我的主意?

——我的主意,明明更好啊!

他表面仍旧沉静,对曹琳、梁集不时的投过来的讥讽的眼神,漠然置之!

刘玄:“太祖元安十年,普查得天下户口,计有人丁近六百万口;承平三年,又普查人口,计有人丁一千万余!从承平三年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照理,人口起码应该再涨七八成,该有一千七八百万。但是,户部前些年普查人口,却还是只有一千多万。那七八百万人都到哪里去了?”

——

周成听皇帝说及这个事情,心脏不由的嘭嘭乱跳起来!

自古以来,朝廷财政,都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人丁税,即赋算。

其二,即粮税。

收税逻辑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站在皇帝的地上,当然要给钱;你种皇帝的地,当然也要给钱。

户部编制户籍,普查人口,都是为财政服务的!

因此,普查人口,往往也只普查税源,对税源以外的存在,朝廷是没兴趣去普查的。——这里,就存在一个人口黑洞。

这个人口黑洞在哪里呢?

主要在宗亲勋贵!

宗亲勋贵,不仅占有田地、店铺等,还占有大量的人口。

一个勋贵公爵的府上,下人就能上千,甚至数千!

其占有的土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吃租田,一种是吃税田。

吃租的,如朝廷划给的官田,得了官田,然后招佃户耕种,坐收田租。

吃税的,其实本来是朝廷应拨给的爵禄。

朝廷收钱、再拨给,太麻烦。

后来,太祖又“改进”,直接把相应的土地民户拨给了宗亲勋贵,成为其庄田的一部分。

然后这些土地民户,就不用给朝廷交人丁税、粮税了,而是直接交给宗亲勋贵府上,由宗亲勋贵府上组织去收!

这样,这部分土地人口,就从朝廷的账上消失了。

太祖时期,宗亲勋贵人口还极少,这“消失的部分”还不足为虑、不值一提!

到修文帝,又有改革。

不能由宗亲勋贵去收,又把这个权力,给收回到了朝廷。

一般就近,由当地的官府去收,然后支给爵禄。这部分官府收入,只在账面上过一下,名义上还是宗亲勋贵的庄田收入,并不是朝廷收入——朝廷犹如白打工的——所以,并不计入朝廷的收支账目。

太祖皇帝,对家人,极为亲厚;对兄弟,极为义气!

所以,制定出了一套对宗亲勋贵极为优渥的政策,堪称古往今来之最!

前有汉,后有晋,宗室封藩王,在藩地掌握财政、军事、人事等实权,导致天下大乱!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这个历史教训,太祖皇帝是吸取了。

所以,对于打压宗亲勋贵的实权,不令引起国家大乱,做的很好!

但是,却疏忽了另一点。

以往朝代,对待宗亲勋贵,发展出了两种制度。

其一为:降爵制度。

譬如:某人为亲王,那么他的继承人就不能继承亲王爵位,只能继承次一等的郡王爵位。以此类推,越往后去,爵位越低,到最后,后代连最末的爵位也没有了。

三国时期,着名的刘备皇叔就是这个情况,到处吹逼自己是皇族血脉,实际上毛个爵位也没有捞到。

这种制度,有利于削弱藩王实力。但是见效缓慢。可能初代亲王还没去世,就已经天下大乱干起来了。

其二为:推恩制。

譬如:某人为亲王,封有一块地盘。原来只有嫡长子能继承,地盘会保持完整性,一代一代的继承下去!

现在不能这样的,这样不公平,对亲王的其他儿子(二子、三子)太薄情寡义了!

所以朝廷发推恩令:亲王的其他儿子,也能继承亲王的地盘,要公平的分而继承!

这样,亲王的地盘,就不能保持完整性了,就被分割了,实力也就弱化了!

推恩令,是权术中赫赫有名的经典阳谋!

然而,炎国太祖疏忽了这些问题。

炎国的宗亲勋贵制度,既无降爵制、也无推恩制。其政策设计,甚至与这两个,是背道而驰的!

炎国的爵位,父传子,不掉级,各个都是****。

譬如:某人是亲王,过世了,其爵位传嫡长子,仍然是亲王!

亲王的其他儿子,也不会被薄情寡义了,而是都分为郡王。这些郡王的待遇,也不会从嫡长子那里瓜分,而是朝廷另外拨给。

郡王嫡长子仍旧世袭郡王,其他儿子则受封为镇国将军。

以此类推,一代代的世袭下去,一代代的受封下去。直到最低一级的奉国中尉,其嫡长子及其他儿子,都为奉国中尉,这是个保底爵位!

每一个爵位都有相应的爵禄。

亲王爵禄:

年粮5000石、银5000两。这两样,以常年粮价,折银即总银1万两。

另有锦缎40匹,纻丝300匹,纱、罗各100匹,绢500匹,冬夏布各1000匹,绵2000两等,这些折银约1700两。

还有盐二百引。每引300斤,共计6万斤。每斤常年25文,共计150万文。也值个1500两。

按制。一个亲王爵禄折银就高达1,3200两。

炎国开朝至今七十来年,光亲王,累计就有32位!

这32位老兄,光制下爵禄,一年就要吃掉42,2400两!

而实际上,除了爵禄之外,他们还有额外的各种赏赐的财源,比如官田,这是大头的,都有数万亩,年收租都是数万石,折银数万两规模,具体不定,因为皇帝赏赐就算是同家族内,也是有亲疏远近的,亲的就多,远的就少。

他们还仗着权势,巧取豪夺,兼并民田、民店等!

他们每年所吃下的财富,极为恐怖,高达近150万两!

而除了亲王之外,下面还有更多的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国中尉。

最低的奉国中尉,每年爵禄(折银)也有200两。

而除了宗亲系统之外,还有勋贵系统!

宗亲勋贵集团总计2400多人,每年吃下的财富,却高达约二百二三十万两!

如果把皇帝的一百多万两算进去,那就是将近三百五十万两了。

而朝廷年财政总收入才300万两左右。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在封建帝制之下,皇帝集中国家权力,乾纲独断,口含天宪。

手握这种权柄,反作用到经济领域中,皇帝的家族自然也是霸占财富最多的家族!

以权谋私。

不仅是官僚!

更还有皇帝!

且,皇帝就是吃的最厉害的那个!

这才是封建帝制、皇帝的真面目!

他冷酷!

他无情!

他贪婪!

他残暴!

他往往深陷欲望的洪渊,利令智昏!

任何对皇帝抱有温情脉脉的想象的,都是自欺欺人的脱离实际的幻想!

——

刘玄在前世,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可有很多人不明白。

他们对皇帝存有不切实际的空想!

并且,执迷不悟!

不仅前世如此,当下也是如此。

刘玄淡淡的说了一段话后,望向周成,一双眼睛,直盯着他!

周成吃了一惊,心头惴惴不安!

——皇帝提及这个事情干什么?

这个事情,向来只有清流中人,硬着头皮提一提!

虽然,这事在朝堂,甚至是士林之中,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

但,这种事,对于皇帝皇族来说,是负面的,是有损形象的!

皇帝皇族有污点,做臣子应该帮着隐瞒、擦屁股,这才是忠孝!

要是相反,不为尊者讳,还嚷嚷出来,那就是不忠不孝大不敬!

“眼前的这个周成,就是对皇帝还抱有幻想的,”刘玄暗道,“朝堂上的清流,又有哪个不是对皇帝抱有着幻想呢?这个皇帝不行,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任皇帝身上,一代又一代的期盼下去……”

“回禀陛下,那七八百万人口——”周成又惊又喜又怕,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在宗室勋贵们的庄田上!”

刘玄点点头,“你知道,朕也知道。宗室勋贵的问题,越往后拖就越严重,朕是有心要解决的。但是,不是现在。就现在的局势来说,这个问题,是次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起码要秋收之后。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粮食危机!要把主要精力,要放在维稳安民,渡过这次粮食危机上,不要另生事端,分散了精力。如果有宗室勋贵不遵朝廷旨意,破坏维稳安民之国策,那也只能针对他进行镇压——这不能手软,算是杀鸡儆猴,绝不能扩大化!……明白了吗?”

【APP端阅读的,求给个投资呀!】

——————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寒门帝师秦汉之召唤天下我要做门阀初唐小卒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刘循:从杀刘备开始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