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五月初三,大明朝廷下达诏令,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等处地方赞理军务兼督川贵粮饷刘世曾为“钦差处置滇战善后事务全权特使”赴缅。

同时圣旨中明确提及,刘世曾除了要负责对缅甸的善后工作之外,还将“暂襄黄芷汀、刘綎、邓子龙等在缅诸军军务,协调军饷粮饷及议论功赏等事”。

所谓对缅善后工作,其实就是对缅甸的谈判问题,毕竟大明朝廷没打算设置缅甸布政司,或者缅甸都司、缅甸都统使司等机构,因此理论上缅甸在战后依然是朝贡国属性,当然名义上可能顶多也就是外附的宣慰司——外到基本不管的那种。

既然如此,高务实之前的滇战宝钞计划就得赶紧提上日程了,否则这笔钱的“投资者”们可不满意。

刘世曾实际上这就是代替这帮投资者去谈利益瓜分问题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倒是后一条附加权力比较有意思。

刘世曾是云南巡抚,刘綎和邓子龙两部本来就归他管,按理说不必特别交代。而黄芷汀部怎么看也轮不到刘世曾管,这次反倒被特意加了一笔——即便用词是“暂襄”。

暂襄是什么意思?暂,暂时;襄,襄赞。名义上来看,暂襄就是“暂时帮忙”,但这在大明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大多数巡抚也都是“赞理军务”,实际上不都是当地军务一把手?除非他头上还有个更偏重军务的总督。

大明没有什么云贵总督,云南军务的一把手就是云南巡抚,巡抚的地位不可能摆在武将下头去,所以他这个暂襄其实说穿了就是临时代管。

按理说,这就侵权了——黄芷汀的身份是安南副都统,论级别当然不如云南巡抚,但安南自有其特殊性,相当于一个提前了几百年出现的特别行政区,朝廷是有明文规定不干涉安南内部军政各务的。

那么这次怎么说?是朝廷变卦,开始干涉安南内务了吗?

不是,恰恰相反,这条建议是高务实提出来加上的。

高务实这么做有两层主要意思:其一,是让某些人闭嘴,以此表明安南虽然有其独立性的一面,但它始终是大明的内属身份。在必要时,大明依旧可以管辖;其二,高务实要回本。

什么叫回本呢?安南远征军打缅甸这档子事,军饷粮草弹药等等,全是安南垫付——实际上就是高务实自己掏钱,现在仗都基本打完了,接下来这段时间里的花费总不能还自己掏钱吧?更何况还有赏赐。

所以这件事归根结底说起来,就是高务实暂时出让某种“名义”,换取朝廷的真金白银来填补窟窿。

朝廷愿不愿意出这笔钱?放在别国不好说,放在大明完全没问题。

因为在大明,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名义比实利重要百倍,因此朝廷需要这个名义,而高务实需要补一下亏空,这样做是双方各取所需,两全其美。

更重要的一点则在于刘世曾本人,他是陈党出身,而现在陈党式微得厉害,陈于陛已经暗中投靠到了“高党”一系。对于高务实而言,让半个自家人去挂名代管一下,也不用担心会出什么麻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即安南本有两支远征军,但现在只有黄芷汀那一支在名义上交给了刘世曾,负责南掌和暹罗方面的阮潢所部却未曾在圣旨中被提及。

换句话说,这支军队的所作所为,大明朝廷是不管也不负责的。

得知消息之后,刘世曾立刻启程南下,而通过京华内部传递的消息到了阮潢手中的时候,他顿时便有了明悟。

引缅甸外力来倒逼纳黎萱向安南靠拢这件事只怕不太可行了,接下来的事只能靠自己,高中丞没把自己这一支兵马纳入刘世曾的代管之下,目的应该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便宜行事”。

自由倒是很自由,但是这事情可不好办得很呐。

阮潢本来只带了一万五千兵马入南掌,虽然因为南掌国军队战斗力孱弱,几乎没有什么伤亡就打出了一个擒贼擒王的好开局,接下来全国传檄而定,最后自己出南掌到暹罗的时候反倒有三万兵了……

但要靠这三万兵拿下暹罗,这可完全不在计划内。别说整个暹罗了,光纳黎萱这厮自己手头就有三万军队,以他的脾性,既然能反缅甸,当然也能反安南,甚至大明。

阮潢左思右想,没想出什么好主意来,干脆借口山路难走,把大军临时停驻了一日,自己闷在行军帐中苦苦思索破局之法。

结果阮潢等来的是纳黎萱一日三次请求其及早赶到彭世洛,与他一同发起清迈之战的信使。

此时,阮潢忽然有了主意。

他一边悄悄向暹罗首都大城派出信使,一边拍着胸脯向纳黎萱的信使保证自己马上启程,并且还特意详细询问了彭世洛的部署情况,最后一拍大腿,表示说何必非要自己到彭世洛转一圈呢?自己率军直奔清迈不好吗?

那信使其实不是普通信使,乃是纳黎萱手下亲信将领,听了这话有些意外,但还是追问阮潢的意思。

阮潢便提出了一个计划:为免清迈缅军得知其国内窘困直接逃跑,建议纳黎萱不要再等,而是直接出兵清迈,他阮潢这边也更改行军路线,直扑清迈相助。

阮潢拉开地图向那将领分析,说按照距离来看,纳黎萱抵达清迈并发动攻势之后,自己最快一天、最迟三天之内一定也能赶到清迈。这一到三天时间看起来虽然不起眼,但关系到那支缅军能不能顺利逃走,如果逃走的话,始终是暹罗的一个威胁……

那将领听懂了阮潢的言下之意,反复想了想也觉得没问题:我军此次北上主要是尽早把那三万缅军拖住,等阮潢一来就可以发动总攻,这很好啊!眼下缅军三万,我军也是三万,难道我军连三天都扛不住?

于是那将领连夜赶回彭世洛报信,纳黎萱听了之后,也觉得这个建议在政治上很有远见,在军事上来说也没有问题,于是就答应了下来,当即出兵北上,同时派那将领再跑一趟,告知阮潢结果。

同时,他也留了个心眼,让那将领看看阮潢是不是真的改变了行军路线,以及他赶路的速度。

结果毫无问题,阮潢那头也是连夜出兵直扑清迈,再次会见了那位纳黎萱麾下亲信将领之后,又好好招待了一番,这才客气地送他“回副王身边立功”,并且同时下令拔营,继续赶路。

那将领欢欣鼓舞地回去报信了,纳黎萱听后也彻底放下心来,信心百倍地朝清迈杀将过去。

但黑王子不知道的是,阮潢送走那将领之后根本没有继续往清迈开进,而是方向一转,直接朝大城去了。

大城是暹罗国都,同样是被缅甸东吁王朝捧出来做傀儡的暹罗王摩诃·坦马罗阇就在大城,而坦马罗阇当然也是纳黎萱的父亲。

大城的位置,在后世曼谷以北大概一百五十里的地方。素可泰时代衰落后,乌通王迁至此地建立新都,迄今已两百余年,是此时暹罗在各种意义上的中心。

阮潢此来大城,是一步险棋。他的意思是,坦马罗阇如果识相的话就一切好说,如果不识相的话,那就怪不得他来硬的了。

不过,他心里是倾向于坦马罗阇会识相的,因为坦马罗阇这人的资料,京华早就调查得一清二楚并且告知于阮潢了。

总的来说,坦马罗阇这个人的特点就是怕事。

莽瑞体崛起之后,后世俗称的泰缅战争爆发。嘉靖二十七年时,缅王莽瑞体乘暹罗王室内讧、国内局势动荡之机,率军大举入侵。次年包围首都阿瑜陀耶城(即本书中按照明朝习惯所称呼的“大城”,后世泰国的华族也称呼此地为大城。),因久攻不克而退。

嘉靖四十二年,新的缅王莽应龙再度入侵,次年攻占大城,将暹罗王及大部分王室成员和居民掳至缅甸,另立傀儡王。

隆庆二年,因暹罗力图摆脱缅甸的控制,导致莽应龙又一次大举进攻。这年十一月到次年八月,大城抗击缅军围困达十个月之久,但终因内部叛变而陷落。莽应龙遂处死前傀儡王,立亲缅且胆小怕事的彭世洛太守为傀儡王。

这个傀儡王,就是坦马罗阇。

坦马罗阇或许是因为前一任傀儡王死得够惨的缘故,一直非常害怕跟缅甸冲突。在把自己原先的彭世洛太守之职交给已经立为王储(即副王)的儿子纳黎萱兼任之后,还时不时派人警告他不得肆意胡为,尤其不能对缅甸有所图谋,以免引火烧身。

阮潢判断,这样一个人,连缅甸都能让他老老实实当狗,那么如今已经大败缅甸的大明天朝在他眼中,更应该相当于完全不可战胜的神祗一般存在。自己打着大明的旗号去大城,坦马罗阇绝对不敢反抗,只能任由他阮某人搓圆捏扁,随意摆弄。

而现在更关键的一个情况,在于纳黎萱起兵之后,坦马罗阇这个国王反而失声了,既没有表示支持,也没有表示反对。

阮潢觉得,他应该是感到自己进退两难了——若是支持,失败的话整个家族都得陪葬;若是反对,儿子那边得不到帮助不说,反而被自己拖后腿,只怕死得更快,到时候自己到底能不能被缅甸原谅也不好说。

但这个难题在阮潢看来就不是问题,只要他去逼迫一下,让坦马罗阇公开表示支持大明拨乱反正、吊民伐罪,他就能轻易获得暹罗的大权——只要把名义丢给坦马罗阇担着就好。

在那个时候,虽然纳黎萱是“首倡义举”,但那没有用,他只是副王,是王储,暹罗王还是坦马罗阇,坦马罗阇完全有理由下令暹罗各地听从自己的命令,如此一来那些其他地方即便也“高举义旗”,这旗帜也只能是汇聚到坦马罗阇旗下。

而坦马罗阇本人,当时应该早已被他阮潢控制住了。

何所谓鹊巢鸠占?这就是鹊巢鸠占。

拿住了坦马罗阇,纳黎萱的实力就膨胀不起来,暹罗国内的力量都会被安南间接控制,他阮潢也就向高中丞交出了最大的一张投名状。

至于说接下去怎么办,那还得看高中丞的意思,反正阮潢扪心自问,以他目前掌握的力量最多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要知道现在南掌也是用类似的手段控制的,再加上一个暹罗,实际上自己是在以区区一万五千兵马掌控两个国家,而这两个国家若是真要反……多了不敢说,爆出二十万叛军那还真不是什么奇事。

所以这事一来自己动作要快,二来高中丞那边接手也要快,不然的话,真实实力简直太虚了,夜长梦多啊,鬼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

阮潢自己倒是真没有什么“二心”,毕竟他手头才五千本部,还不如带来的升龙警备军多,武器装备更是没得比,而这升龙警备军又不可能是他拉拢得了的。

如果这还要考虑什么“二心”,那完全就是活腻了,还不如老老实实立大功,赌一把高中丞的气魄。

阮潢的进军无比顺利。因为纳黎萱宣布起义的时候,为了让反对派们不敢轻易打压他,就已经提前传檄国内各处说自己是得到大明支持的,并且大明已经派出了安南都统司下辖的军队作为先锋来支援他。

换句话说,谁都知道现在大明是暹罗起义的幕后老板,而安南的这支军队则是大明的先锋军。

而大明有多猛呢?其刚刚在缅甸打出东吁之战的大胜,以两万弱势兵力大破缅军主力六万,几近全歼!更何况那支明军也是安南部队。

所以,根本没有人敢阻止阮潢所部飞一般地南下。

而阮潢也不管自己一路深入,万一暹罗人忽然暴起发难,他走不走得掉都难说,只是一头冲着大城狂奔。

五月十一,阮潢所部抵达大城城下,阮潢本人亲自立于大军之前,派出亲卫上前叫门。

“尔等听真:奉大明天子圣谕,命暹罗国王坦马罗阇出城拜见!三炷香烧完,若坦马罗阇不曾出城,则视为违逆圣谕、附逆莽贼……如此,我军必将踏平大城,再造暹罗!”

那亲卫说罢,转身便回,根本不和城上之人讨价还价。

仅仅一炷香后,大城北门大开,暹罗王坦马罗阇手捧地册、户籍及王印三宝,率领文武百官出城,恭恭敬敬朝阮潢走来。

阮潢的下巴微微上昂,整个人却终于放松下来,这时才忽然发觉自己背后早已汗湿一片。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谢谢!

感谢书友“1乐观向上好青年1”、“玄游冥”、“爱心的侠客”、“年久失修nn”、“蓝鹰008185”、“fengjiyue”的月票支持,谢谢!

又是新的一月了……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汉末天子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密战无痕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