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元年腊月十九,张之极率领军队返京。
当部队到达保宁府时,张之极竟然遇到了秦良玉。
很快,张之极就知道了。秦良玉是特意在这里等自己的。
因为从成都出发回京,路线确定后,张之极特意给秦良玉写了一封信,也算是告别吧。
哪曾想秦良玉接到信后,竟然带了几个人,起早贪黑赶到保宁府等候张之极。
张之极颇为感动。
毕竟两个人有过一段情。
秦良玉得知安邦彦送给张之极一对双胞胎,竟然吃醋了。
问道:“是不是因为安邦彦拿这对双胞胎贿赂你,你就不顾大明的安危,放过他了?”
张之极赶忙解释道:“夫人。奢崇明败退后,并没有去水西,而是到了大凉山的彝人部落。不过我也警告安邦彦了。如果他敢轻举妄动,结局只能是被剿灭。”
秦良玉说道:“谁知道你们暗地里有什么交易呀。你这一回京,他就更加肆无忌惮了。现如今奢崇明又跑了。按你所说,极有可能到了水西。你回京参加科举考试,定然无法分身。他如果说服了安邦彦,那岂不是就麻烦了。”
张之极笑着说道:“以前我担心安邦彦造反,现在反而希望他造反了。”
“为什么?”
张之极解释道:“因为有你这位女将军呀。如果安邦彦真造反的话,就是你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秦良玉没好气地说道:“我不想要什么名声。我只想要你。”
张之极知道秦良玉舍不得自己,就说道:“要不然你随我进京吧。”
秦良玉摇了摇头,说道:“石砫这里离不开我。如果我跟你回京,算是怎么回事呀?且不说朝廷那帮人会攻击你我。就是你父亲也容不下我呀。你只要心里有我就好。”
张之极颇为欣赏这位善解人意的女豪杰。他建议道:“待四川进京的贸易发展好了,道路修得平坦。你可以借着做生意的理由进京。”
秦良玉白了张之极一眼,说道:“那得等到哪一年呀?你该不是不想让我进京看你吧。”
“夫人误会了。你想进京,随时都可以。只是四川进京的路,崎岖不平。一路上风尘露宿,旅途劳顿,甚是辛苦。”
秦良玉主动伏在张之极的怀里,说道:“只要能见到你,再苦再累也值得。”
又是一个花痴。
张之极命令大部队先行开拔。
他只留下田莹莹、如花如玉,以及刘皋等十名侍卫。
张之极与秦良玉整整在此地住了三日。
除了风花雪月,张之极还与秦良玉谈了两件事。
一个就是经商。借着这次四川平叛,又与秦良玉拉上了关系,张之极打算建立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诸省与京城的贸易线。
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在现有贸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四川等省与江南的贸易往来。
再加上现在通过京杭大运河连同的京城与江南的贸易线。
可以说,就形成了以西南、江南和京师三方为中心的三角贸易线路。
三地可以互通有无。通过贸易,己方赚取利润。朝廷赚取商税。百姓获得收入。
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最起码,张之极设立的公司会秉承这个理念的。
至于那些跟风的权贵,如果天启皇帝能够镇住他们的,这对朝廷是非常有利的。
除了经商之外,张之极还希望秦良玉训练一支火器部队。人数保持在一万人左右。
如果西南的土司有胆敢叛乱的话,就由她帮助朝廷平定叛乱。
而且是快速平叛。
秦良玉本就是一个忠君爱国的奇女子。她自然十分赞同张之极的想法。
三日后,张之极与秦良玉依依惜别。
秦良玉是送了一程又一程。
直到四川保宁府与陕西汉中府交界的七盘关。两个人才算是正式告别。
张之极是在西安府才追上的大部队。
不过张韬前来禀报,秦王得知张之极途经西安,特备薄酒为其接风。
只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到。
张之极知道,现在的秦王名叫朱谊漶。是朱元璋的十世孙。
第一任秦王名叫朱樉。十分残暴,作恶多端。在就藩后,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最后竟然被三名老妇人毒死。
张之极对朱谊漶并不了解。即便是在京城也没听说关于他的事迹。
如果从遗传角度看,朱谊漶极有可能如他的先祖朱樉那般,是个残暴之人。
他本不想与朱谊漶见面。
一个英国公世子与秦王相见。容易让人产生遐想。
另外,如果惹恼了朱谊漶,对自己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但是,人家既然主动邀请,自己不去,又不好。
张之极只能是进城赴宴。
但是担心对方会加害自己,又不能带太多的人。
思来想去,张之极决定带上刘皋、张韬、田莹莹及如花如玉五人。
当然了,为了以防万一。安排了二百家丁进城潜伏候命。而城外的军队也时刻做好进城准备。
准备妥当,张之极六人就进城了。
秦王朱谊漶得知张之极到了西安,前来赴宴,自然是准备妥当。
他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张之极。
秦王朱谊漶见到张之极,笑着说道:“世子。听闻你带兵赴四川平叛。战功赫赫,可喜可贺呀。”
张之极回道:“秦王言重了。都是四川巡抚朱燮元朱大人指挥得当。我也是按军令行事罢了。”
秦王朱谊漶说道:“世子就不必谦虚了。朝廷的邸报都说了。要不是你力挽狂澜,现在四川的叛乱还将继续。据说皇上要给你封伯爵呢。”
在明代,拥有卓越的战功才会封爵。
比如心学大师王阳明就是因为平定了诸多叛乱,被封为新建伯。他也是明朝因军功而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张之极此次两次平定叛乱,居功至伟。
不过在他看来,封伯爵还是有些勉强。
张之极忙说道:“这点功劳,还没有资格封伯爵的。皇上太看得起我了。”
秦王朱谊漶肯定地说道:“世子。在本王看来。战功只是一部分。你在京城的所作所为,那也是一件件功劳呀。本王就十分钦佩你的经商水平。”
张之极自然又是一番谦虚。
酒宴就摆在了秦王府。
经过几代秦王的不断完善,秦王府的规模颇为壮观。
令张之极颇感意外的是,秦王朱谊漶并没有邀请陕西的官员作陪。
他的解释是,这是他私人与张之极聚会,不想让官府之人参与。
张之极第一反应就是,秦王朱谊漶应该是有私事要与自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