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使用皇族担任印度方面军的最高司令官,虽然能够提高天皇对于军队的掌控能力,并且能够防止日本军队再度发生背离中央政权的行为,但是要知道皇族可基本上没有什么非常出色的指挥官。
在这样一个需要非常快速作出决定,并且对日本至关重要的战区使用一些没有什么作战经验的高级指挥官,可是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情。
就这样在两个难题之间,日本最终选择了一个不是最好,但也不是最坏的选择。
在完成了对印度方面军的改造之后,日本针对想要发起新的攻击,但是。中东战局的突然爆发。让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都转移到了中东方向,日本人在这一过程当中并没有发起对新德里的第二次攻击。
或许日本人不知道一件事情是,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攻击的机会了,在中东战役结束之后,英国人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要全部力量都集中在巴勒斯坦地区要知道巴勒斯坦地区虽然非常的重要,但是毕竟也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地区,向这一地区部署大量的军队是不符合当地的战略情况了,而且巴勒斯坦地区也并不是靠绝大多数庞大的力量就可以挡得住的。
所以说,英国军队在将陆军转移至亚洲方向之后,60%的军队部署在了巴勒斯坦地区,剩下40%的军队就被调入了印度。
在得到了英国本土舰队的支援之后,印度方面的英国军队已经达到了日本军队的接近13,如果算上现在在印度本土征召当地殖民地的军队的话,那么英国人实际掌握的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了日本军队的。
不过数量上的超过并不代表质量上的超过,由于大量印度人填充在英国人的军队当中,总体上印军的质量都不可能跟日本人相比。
在日本,在2月底3月初准备发起新一轮的攻击的时候,英国方向上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到足以挡住日本人的这次进攻了,日本在3月初发动的对印度中部山区的进攻让日本陆军损失非常惨重,甚至日本唯一的一个装甲师团都在这次进攻中彻底的崩溃了。
这一次的进攻的失败,让日本国内相当的震惊,日本人似乎已经意识到了,现在日本在印度方向上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种突飞猛进的形势了。
现在对于日本来说,他们似乎现在根本不可能快速的解决印度方面的作战了,而且英国人对于日本人的态度也是相当恶劣,英国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和日本达成谈判了,毕竟现在世界大战已经达到这种地步了,不到对方彻底被打死之前,是没有任何一方想要停战的。
而和日本的态度相反的是,英国人在得知了日本进攻印度中部山区遭遇惨败之后,是非常高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召开了内阁会议,在内阁会议开完之后,其又在国会当中发表了演讲,在英国议会当中,丘吉尔首相对这次战役的表述为。
“这不仅是印度方面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大英帝国命运的转折点,同时也是同盟国命运的转折点!”
这基本上标志着日本在印度方向快速推进的结束,而且也可以认为英国人已经基本控制住了印度方面的局面。
虽然说丘吉尔首相这个说法有点太过于看得起自己吧,毕竟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的战争的转折点,肯定不会在印度发生,毕竟现在美国人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中东和太平洋地区,而德国的主要力量集中在苏联战场上。
英国人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超级帝国了,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正在依附在美国周围的一个一般性强国而已。
虽然英国人还不想相信,但这就是事实。
如果说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英国内阁以及英国国会的喜悦是有一定克制的话,那么对于英国媒体和英国普通平民来说,这个喜悦就是溢于言表的。
要知道的一点是,英国媒体和英国国民其实在经历了接近两年的世界大战之后,已经是非常的悲伤了,在两年的试卷中,英国人首先在克克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英国本土又遭到了德国的大规模轰炸,在随后的日子当中,虽然英国本土没有被德国继续进攻,但是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却成了其他国家进攻的首要目标。
在世界大战当中,英国国民听到的最多的消息就是这个地方失陷了那个地方失守了。
当然最令英国国民感觉到恐惧的两个消息是新加坡的失守以及日本人发动对印度的攻击。
现在日本发起对印度中部山区的进攻,被英国人挫败,这个消息传回本土的时候,至少向英国民众说明了,他们在不断的失败当中,终于取得了一次成功。
这一次成功刺激着英国国民,继续投入到作战当中,而且英国国民将3月3号这一天定为了世界大战的胜利日。
丘吉尔首相本人对于这个想法也是非常的赞成的,因为在进行到这种程度的时候,现在世纪大战比拼的已经是各国的忍耐能力了。
他必须想办法找到让自己的国民可以继续支撑下去的方法,如果没有继续支撑下去方法的话那么英国很有可能屈服于德国现在的攻击。
毕竟虽然德国拿英国本土没有任何的办法德国也不打算再发动一次海事行动来登陆英国本土,但是德国可是有一个让英国人非常厌烦的东西。
那就是无处不在的德国潜艇。
在德国对美国宣战之后,虽然说美国人直接介入到战争当中,向英国输送了大量的补给,也减轻了英国的海上运输压力,但是随即德国掀起了对整个大西洋的潜艇战高潮。
这使得英国人自己的物资供应捉襟见肘。
为了能够让英国继续支撑下去,英国也被迫向美国求援,而美国的运输舰才加入到大西洋的运输航线之后,损失也在持续的增大,英国人民不得不逐渐忍受饥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