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陛下息怒。”

孟兆祥拱手:“两个杀手虽然言之凿凿,但毕竟只是一方之言,且只有人证,没有物证,不若等四川那边有了消息,再一并审理。到时,真相大白,无论是诬陷,还是确有其事,谁都无法抵赖。”

崇祯帝站住脚步,咬牙想了一下,终是点头。

孟兆祥走后,崇祯帝心中烦躁,无心批阅奏疏,起驾去往储秀宫。

不知道什么时候,崇祯帝已经彻底的离不开陈妃了,虽然因为出身的原因,他无法给陈妃更高的地位,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陈妃的宠爱。

……

周镜的审理虽然是秘密进行,但其间的情况,还是很快就在朝野上下传开了,作为太子,朱慈烺是除了崇祯帝之外,最早知道堂审过程的人之一。周镜的坚不承认乃是预料之中,但纵观整个堂审过程和口供,明眼人都知道,这件事,周镜肯定是做了,现在就看朝廷怎么处置了。

“周镜,究竟想要隐藏什么?”

“徐允祯被流放云南,也快一年了,最好的时机其实是半路下手,现在徐允祯已经到云南,并且已经安顿,为什么这个时候才想起杀人灭口?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两大疑问,在朱慈烺脑海里盘旋,他真想冲到嘉定伯府,向周镜问一个究竟。

但堂审结束,周镜被送回嘉定伯府,府外的锦衣卫又多了一些,明显的,崇祯帝是想要彻查到底,不想让任何人接触嘉定伯府。

这一刻,朱慈烺觉得自己对舅舅和外公的了解,还是有点少,他一点都想不出,周镜有暗杀徐允祯的动机……

“殿下,恕臣直言,如今看起来,国舅派人暗杀徐允祯是确有其事,我朝国法森严,国舅怕是很难脱罪了,如果是一般的罪责,哪怕是杀人越货,照律处置,都无碍大局,臣担心的是,国舅可能牵扯到更深的事件,继而影响到嘉定伯府和皇后娘娘……”参谋司李纪泽说。

“你指的什么?”朱慈烺问。

李纪泽摇头:“臣不知道。但国舅既然都已经被逼到杀人了,而且杀的还是徐允祯,细想起来,不由不令人担心啊……”

“关键还是陛下的态度!”

刘子政说道:“国舅有罪,自然该罚,但陛下这一次如此决绝,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朱慈烺沉思一下,转对唐亮:“你去一趟火器厂……”

……

腊月二十三,小年,下午之前,国舅爷在顺天府的审理,张天师到京,信徒云集,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但下午之后,随着黄昏的降临,所有人,不论是皇宫里的崇祯帝,还是京师街头的普通百姓,都开始为小年夜的祭灶做准备了。

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

对华夏民族来说,二十三小年的象征性和意义性,可是仅次于春节和元宵。

……

“快!再快一点!”

下午,一顶轿子正急急出宫,坐轿的人,不停的催促。

“站住!”

但轿子在东华门附近,被拦下了,轿帘挑开,一个中年太监探出头来,皱着眉头,不耐的说道:“这是干什么呀?快快让开,咱家有急事出宫!”

“原来是冯公公。”拦路的两个东厂番子行礼,其中一人说道:“对不起石公公,二十三,今天儿都封门了,任何人不得出入。”

中年太监不悦:“这刚什么时辰?年年二十三,也没见这么早就封门的,快快让开,耽误了咱家的事,你们担待得起吗?”

“对不起,这是王公公的命令,谁也不敢违背啊。”东厂番子连同领头的太监,丝毫没有让路放行的意思。

“你们!”

中年太监气的脸红,但却也知道,没办法和这些人理论,于是问道:“管事的在哪,咱家要见他。”

“冯公公是要见我吗?”

东厂番子向两边闪,一个青衣,缀着六品补子,负手,面色冷峻的小太监走了出来,却是李晃。

冯公公是五品,论起来,比李晃高一级,但李晃是提督东厂王德化面前的红人,他却只是一个司设监的中层,在李晃面前,一点都不能托大,于是下了轿子,一拱手:“咱家奉了老祖宗的命令,有要事出宫,还望李公公通融。”

李晃盯着他,面无表情的说道:“怕是不行,冯公公还是请回吧,今日门禁,任何人也不能出宫。”

“你……”

冯公公怒,但却也无可奈何,只能上轿离开。

原本,冯公公还想要去其他宫门碰碰运气,但轿子刚离开,他就发现,身后跟上了两个东厂番子,明显的,这是监视他,除非他返回。否则两个东厂番子会跟他到底,不论他去到哪处宫门,都休想出宫。

冯公公心中焦急,不知不觉,他额头上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如果他不能出宫,不能把手中的紧急情报送出去,今晚说不定就会出大事……

……

火器厂。

掌厂老太监刘若愚,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人活七十古来稀,从万历皇帝一直到现在的崇祯皇帝,刘若愚历经四帝,在宫中的地位也是起起伏伏,最高时,曾经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魏忠贤倒台时,差点被当成阉党,被崇祯帝一并铲除,幸亏有几个徒弟为他仗义执言,他本人又在狱中写自辩状,这才侥幸逃过一劫,即便如此,他也在狱中被关押了三四年,经此一变,刘若愚原本已经心灰意冷,加上满头白发,年近古稀,想着就在宫中苟延残喘,扫扫地,清清草,潦过此生就完了。

不想有一日,太子殿下竟然出现,命他为火器厂掌厂太监。

惊讶、感激之余,刘若愚敢不报答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

自到任以来,刘若愚整饬火器厂,绞尽脑汁,设定了一套严格的生产和保密制度,并时时监督,日夜不离,这一年多来,火器厂源源不断的生产新式的燧发枪,又产出令建虏丧胆的手炸雷,从来没有耽误过京营的使用。

对太子来说,刘若愚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掌厂太监。因为有火器厂的稳定供应,京营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而对刘若愚来说,这一年多的火器厂掌厂太监,是他一生中最充实、最有意义的一段时间,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却也能知道,火器厂生产的武器,对建虏的杀伤和对大明胜利的重要性----比起宫中司礼监的尔虞我诈,火器厂掌厂太监,更能令刘若愚发挥,也更令他有成就感。

闲暇之时,刘若愚还可以同毕懋康、宋应星、薄珏等在火器厂开设有实验室的学人才子,一起讨论各式武器的发展和应用,又青梅煮酒,对月当歌,实在是快哉。

火器厂井井有条,但刘若愚却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另一个职责,那就是帮助太子殿下在宫中打探消息。

将近六十年的宫中宦者,刘若愚的徒子徒孙,遍布宫中,虽然其间没有什么显赫之人,兵杖局管事太监褚宪章是官最大的一个了,其他人都只是寻常的中下层太监,不过这并不表示,他在宫中没有能量。

太监都是无根的人,一旦进宫,很多人终身再也见不到亲人,而师傅、徒弟,就成了他们在宫中最亲的人,甚至和普通人的父子没有区别,师傅死了,徒弟披麻戴孝,为师傅出殡,在明朝皇宫之中,是很寻常的一件事情。

因此,师傅有吩咐,只要不是大逆或者是谋罪之事,徒弟们一般都不会拒绝。

靠着这个,刘若愚在宫中建立了一套信息网。

去年,太子殿下令刘若愚调查坤宁宫主管太监徐高。刘若愚派人查了,不过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徐高每日在坤宁宫,鲜有出入,加上徐高毕竟是有身份的大太监,调查起来,实在不易。

今日中午,冯习从宫中传出消息,说下午会到火器厂,有事向他禀报,但眼见天色已黄昏,冯习却迟迟没有出现,刘若愚心中不禁升起不安。

……

腊月二十三,晚间。

大明皇帝崇祯,带着太子和定王,着大礼服,在宫殿监的主持下,祭祀灶王。

原本永王也应该参加的,但他骑马受伤,得在榻上休息两个月,一段时间内,怕是见不到他了。

整个仪式非常庄重,崇祯帝一丝不苟,任何细小的环节,包括向神灵行礼的时间,但遵照祖制,绝不应付。

身为太子,朱慈烺就跟在崇祯帝身后,随他一起拈香行礼,并能听到崇祯帝口中的祈祷之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收复辽东……

而就在仪式进行之前,辽东有好消息传来,那就是宁远总兵吴三桂,终于是探查到了确切的情报,黄太吉,真的已经死了!

建虏是十一月末出关的,一直到十天前,腊月十三,其大军主力回到沈阳,建虏才挂起缟素,三军痛哭,说他们的主子,在回师途中,染病驾崩了。

随后,辽阳,广宁,直至和大明对峙的最前线锦州,也开始一一挂起缟素,军士披麻戴孝,等于是将黄太吉身死的消息,正式告知天下……

吴三桂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后,八百里急报,告知在山海关的辽东督师范志完,范志完得报之后,在大喜之中,也是八百里急报,向崇祯帝报告这个好消息,对大明君臣来说,再没有比黄太吉身死更好的消息了,其喜悦程度,比击退建虏入塞,更胜一筹。

“哈哈~~”

得到确切的消息,崇祯帝终于是开怀大笑了,黄太吉这个心腹大患,这个诳悖好战,屡屡入塞的虏酋,终于是死了,然后一个晚上,崇祯帝都心情极好,脸上始终带着微笑,连湖广兵败的噩耗,储秀宫闹鬼的疑虑,大舅子买凶杀人的愤怒,他都暂时抛开了。

崇祯帝开心,朱慈烺的心情却一点都不轻松,黄太吉的死,完全在他意料中,一点惊喜的意味都没有。这些天,为了京营两万兵马南下平贼之事,他一直在忙碌,奈何户部粮草调运不易,沿运河的几个粮仓都是空的,眼见大军无法在年前起行,最早怕也要过完年,正月初六了,心中不禁忧急,而此时此刻,吴甡已经带着三千营,从山东出发,往湖广去了,以吴甡孤傲的脾气,到了襄阳之后,能否和左良玉处好关系呢?而如果没有两万京营做后盾,吴甡怕是很难指挥左良玉……

除了户部粮草,嘉定伯府的事情,也令朱慈烺隐隐担忧,昨天中午,他令萧汉俊秘密调查,一天的时间过去了,虽然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萧汉俊已经初步断定,两个杀手在通州被抓之事,完全是一场局。

至于设局的人是谁?目的又为何?萧汉俊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但却不敢肯定,尤其对手相当老道,痕迹清除的很是干净,想要彻查清楚,还需要一些时间。

仅仅一天,萧汉俊能调查到这么多,已经不容易了。

朱慈烺现在只能等,等有了结果,真相大白,再决定如何出手。

……

仪式进行的同时,两个小太监从汉白玉栏杆前,擦身而过。却是李晃和沈沾。

李晃小声道:“一切都如计划。”

沈沾不说话,但眼角眉梢的激动却是藏不住。

追寻了三年,准备了三年,今日终于有结果了。

……

仪式结束,坤宁宫挂起一盏盏明亮的灯笼,太监宫女,进进出出,天家家宴开始。

崇祯帝,周后,袁妃,陈妃,连同张皇太后,宫中资历最老的刘太妃(万历之妃),太子定王,两个公主,全部出席。

虽然平时节俭,但每年的小年和除夕,崇祯帝都是默许,可以奢侈一次的,不唯儿女,也是为了照顾张皇太后和刘太妃。祭祀用的黄羊,由御膳房分割,取最鲜最嫩的地方,献给皇帝皇后和诸位皇子公主、皇太后和刘太妃、留下的,崇祯帝会赏赐给朝中大臣。

黄羊之外,各种冬季时令的鲜品和美食,也一一送上来,虽然朝廷财政困难,崇祯帝又一向节俭,但天家的家宴,还是相当盛大的。

今日崇祯帝心情好,脸上带着笑,座中人也都是轻松。

而就在家宴上,身为太子的朱慈烺,终于正式的见到了陈妃陈圆圆。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