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听儿子这么说,崇祯帝脸上的担忧散去不少,沉思道:“但也不能大意,朕已经命令范志完提高警惕。”想一想又轻声道:“今冬建虏如果入塞,有多尔衮的压力,吴三桂还能率宁远军渡海攻击吗?如果不能,怕是要早做谋划啊……”

朱慈烺没有回答,他知道,父皇并不是在问他,而是在提醒他。

但他不会做其他的选择。

渡海攻击,非吴三桂和吴三桂的广宁铁骑不可,其他人,都担不起这个重任,多尔衮的出现,虽然给宁远前线造成了一些压力,但除非建虏大军不入塞,而是围攻宁远,否则朱慈烺一点都不觉得,只凭多尔衮的一旗,就能拿下宁远。

所以他并不担忧此事。

他真正担忧的是,黄太吉好像已经开始在布局了……

沈阳。

崇政殿。

黄太吉坐在御座上,正听取范文程关于和明国谈判的进展汇报。

范文程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我大清仁义,准许明国在松锦收敛明国士兵的尸骨,但明国却毫无大国风范,在释放我大清勇士的问题上,一直刁难,对于前多罗贝勒阿巴泰,更是紧咬不放……”

黄太吉静静听着,脑子里却想起阿巴泰的那封信。

前些天,礼亲王代善拿着阿巴泰的信,进宫见他,原本,代善对阿巴泰是很不满的,认为满达海初次出征,作为叔叔,也是老将的阿巴泰应该用心提点,而不是让满达海独自率军在前,以至于中了明军的埋伏,不过看完阿巴泰的信后,代善的想法微有改变,于是进到宫中,将阿巴泰的信呈给黄太吉。

阿巴泰的这封信写的太好了,没有推卸责任,没有说自己在明国的苦难,只说痛苦的自责和兄弟情义--很明显,这是有高人指点的,虽然阿巴泰是用满文写的,但一定有明国的高人用汉文给他写过范文,阿巴泰估计是照着抄来的。

“阿巴泰毕竟是太祖血脉,我们的兄弟,他被明国羞辱,我大清也脸上无光,如果可能,还是要将他换回来。”代善道。

黄太吉不说话,他觉得大贝勒有点老了,心肠软了,阿巴泰岂是说换就能换回来的?明国狮子大开口,要换洪承畴和祖大寿,这样的条件,大清岂能答应?如果用战马,不说明国会不会同意,只是战马数量就一定会是一个惊人的数目,在大清即将入塞的前夕,给明国战马,岂不是助长明军的实力?

最重要的是,大清如果用战马赎人,那草原上的蒙古人会怎么看?他们在去年入塞中,也有不少的子弟被明国俘虏,如果大清用战马换人,他们岂不是也要跟随?那一来,大清威严何在?

所以,阿巴泰是绝对不能换的,一匹马都不行。

如果要救阿巴泰,大约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大清的铁骑,破关入塞,逼得明国不得不放人。

但这种可能性极低,以大明“绝不低头”的刚性,大清再次入关之时,怕就是阿巴泰被明国枭首之日。

也就是说,阿巴泰已经是不可能回来了,他的结局,已经是注定。

同样,用战马换俘也是不可能的,现在的谈判,不过就是迷惑明国,拖延谈判的时间……

这两点,代善已经想到了,所以才会有点伤感提出,希望能换回阿巴泰,留阿巴泰一命。

黄太吉不能答应,只能沉默。

代善没有再多说,转身离去。

现在听着范文程的汇报,黄太吉又想起了代善离开时的背影,更想起了阿巴泰的那封信。

阿巴泰的信,显然是被精心设计的,为的就是打动代善,同时显现他黄太吉的铁石心肠---今日是阿巴泰,明日或许就是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兄弟,但凡他们落到明军手中,黄太吉是绝对不会念及兄弟情义,而救他们一命的。

黄太吉并不在乎别人认为他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为君者,本就应该无情,对明人的雕虫小技也毫不在意,不过阿巴泰的信,却还是让他警觉,意识到明人在小处都这么精心设计,那么在谈判中的陷阱,恐怕也不会少。

又或者,明人会不会识破他制造和平假象、想要拖延时间的策略呢?

除了亲到沈阳的两个明使,马绍瑜和袁枢之外,明国中枢的决策者,才是计划成败的关健。

兵部,内阁,皇帝,这是黄太吉以前思索明国对策的三个单位,但现在却多了一个,那就是明国太子。

明太子是最早提出用阿巴泰换取洪承畴和祖大寿的人,并先行释放了祖泽润,若非明太子的坚持,明国怕也不会派出使者到沈阳来谈判。

因此,明太子很有可能是此次谈判的实际决策者。

从去年入塞之战就可以知道,明太子虽然年轻,但却有相当的城府和智谋,绝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

“明国京师可有消息传回?”黄太吉忽然打断范文程的汇报,问道。

指的当然是派往明国的奸细。

范文程一直躬着身子,这时就躬的更低了:“还没有。”

黄太吉皱起眉头:“都四五个月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难道是失败了吗?”

范文程不能回答。

黄太吉却已经明白他的意思,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传来,派出的人不是被明国抓获,就是陷在麻烦之中,无法传递消息,而不管是哪一种,短时间之内,大清恐怕都得不到明国京师的准确情报。

黄太吉心中不满,不过表上却依然是和颜悦色:“再派人去,十一月之前,朕一定要知道更多的关于明国京师和明国太子的消息。”

“是。”范文程躬身。

“商人那边,你办的怎样了?”黄太吉又问。

这一次,范文程点头:“已经妥了,臣已经派人联系上了大同商人,只要张家口重开,就可以恢复过去的通路,粮米布匹,他们都会向大清提供。”

黄太吉面色凝重:“他们规模有多大,能否顶上晋商?”

范文程摇头:“短时间之内很难,晋商被查抄之后,商人们都吓破了胆,没人再敢和我大清做生意,一些原本对边贸的大商人,都改行转向内销,新晋的一些小商人,没有本钱,难以做大买卖。”

“没有本钱我大清可以给,”黄太吉道:“当初晋商不也是这样吗?只要他们能贩来我大清需要的东西,什么优厚条件我大清都可以答应他们。”

范文程点头。

黄太吉盯着他,叮嘱道:“商路的通畅,关系到我大清的国运,其重要程度,一点都不亚于谍报,绝不可懈怠。”

“臣明白。”范文程躬身。

黄天吉点点头,叹息道:“可惜晋商了……”从努尔哈赤到黄太吉,他们两代都在商人身上花了很多心血,最后培养出了晋商这个怪胎,但想不到一夜之间,就被明廷清扫整顿,那滚滚而来的商队和物资,已经成了昨日黄花,短期之内,再难以重现,大清境内的粮米布棉,怕是不会再像过去那般的充裕,想到由此可能引发的一些乱象,黄太吉就不能不忧心。

而想到清剿晋商也是明国太子动的手,他心中的忧虑就更多。

明国太子真的是皇家贵胄,天纵英明吗?为什么总是能打在大清的要害上,令大清头疼呢?

见主子没有什么问的了,范文程准备跪安,黄太吉忽然想起了什么,淡淡说道:“不必出宫,就在偏殿候着,朕想见见洪承畴,看他对眼下的时局有什么看法,你也一起听听。”

“嗻。”范文程听令。

宣洪承畴进宫的口谕,很快就传了出去。

半个时辰之后,洪承畴迈步进入了崇政殿。

满式的官服和官帽,留着辫子,进殿立刻打千跪拜,口呼皇上,自称罪臣,若非是那一张面无表情,山羊胡,眉短眼小的脸丝毫没有改变,谁也不会认出,他竟然会是原大明蓟辽总督,领兵部尚书,大学士衔的洪承畴!

洪承畴1593年生人,今年不过五十岁,论起来,正是一个文臣的当打之年,封疆大吏,入阁拜相,流芳百世,本是洪承畴应该的荣耀,但可惜的是,一个松锦之战改变了他的命运,从统领九边精锐,十几万大军的总督,变成了阶下囚,一番辗转,生死挣扎之后,他终于还是堪不破生死关,咽不下一个“死”字,屈下了膝盖,割去了发冠,变成了他原本最是痛恨的辫子之臣。

投降之初,洪承畴心中满是凄凉,同时也伴随着许多的羞耻和尴尬,被黄太吉封为参政之后,立刻告病不出,躲在黄太吉赐给他的宅子里,一隐就是一年,其间,除非是黄太吉召见,否则他一步也不出家门。

而面对黄太吉的召见,他也一直是小心谨慎,同时也保持身份,即便是降臣,他也始终端着“大学士”的架子,不屑和那些早先投降的辽东武将,或者是范文程这一类的无耻文人为伍。

进入崇祯十六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黄太吉一次次的召见和厚赏,洪承畴心中的羞耻和尴尬,淡化了不少,虽然还是不上朝,但却不像过去那样,闭门谢客了,一些老部下到他府门求见,他也会选择性的见几个人。

去年,听到多铎率领建虏大军又一次入塞之时,洪承畴不胜嘘嘘,在他看来,在九边精锐尚在,有曹变蛟王廷臣等猛将,他率领秦兵驰援之时,大明在崇祯十一年都没有能挡住建虏大军的入塞,现在九边精锐不在,曹变蛟王廷臣战死,自己改换门庭的情况下,大明肯定是挡不住,狼烟滚滚,血流成河,妻离子散,百里无人烟的景象又会在大明出现……

但令他意外的是,建虏大军此次入塞不但没有成功,反而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挫折,多铎率领的主力在阻截在蓟州城下,而阿巴泰率领的偏师,竟然是全军覆没,连阿巴泰本人都成了明军的俘虏。

这是怎么回事?

作为曾经的蓟辽总督,统帅过大明最精锐部队的人,洪承畴对大明军队的战力,再是清楚不过了。如果说,开封之战还有些道理,毕竟李自成的战力并就不强,左良玉虎大威又都是大明仅剩不多的猛将,二十万官军只要筹划得当,又是太子亲自领军,士气高涨之下,击溃五十万流贼,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但在九边精锐尽丧的情况下,只靠京畿一代的部队,想要击破八旗精锐,就洪承畴所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偏偏就发生了。

阿巴泰战败的消息传到沈阳的第二天,黄太吉就召洪承畴进宫,洪承畴知道,黄太吉一定又是询问明太子的情况,去年九月,当明太子率领京营大军在开封一举击溃李自成的五十大军时,黄太吉就曾经召他入宫,询问他有所明太子的情况,但遗憾的是,他对明太子没有什么了解,甚至都没有正式见过面,只是在一次觐见崇祯帝的途中,远远的望见过皇太子一次。

因此,洪承畴无法为黄太吉提供什么。

作为曾经的蓟辽总督,大明最受崇祯帝器重的干臣,他对太子的了解,太少太少。

那一日,会到家中之后,洪承畴呆坐很久,想着,大明太子竟有如此韬略,怎地自己从前一点都没有听说过呢?

有如此太子,大明多了一个少年帅才,辽东局势,怕是会有大变啊……

不,不止辽东,怕是朝堂局面也会有大变。

而后,消息传来,说明国试图用换取他和祖大寿之后,洪承畴着实吃惊不小,作为明臣,他对大明朝臣和士子,太了解不过了,如果回到明国,不说朝廷,就是愤怒的士子百姓,就能把他生吞活剥了,因此,他是万万不敢返回大明的。

当然了,他也是知道的,黄太吉绝不会放自己和祖大寿回大明,一来黄太吉自诩仁君,岂能将已经投降本朝的臣子,交给大明去处置?那一来,大清名誉尽失,第二,他是有用之人,熟知大明各地的军要机密,好比是一座宝库,这也是大明想要把换回去的原因,以黄太吉的聪明,岂能不明白其中的利害,所以洪承畴并不担心自己被换回。

___感谢“不爱会怎样、武入圣2、hellohahaha、cylove521”的打赏,谢谢~~~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