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郝摇旗败了,四面围攻之下,他瞬间就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力,所有流贼都想夺路而逃,再无人听从“大掌盘”的命令。但哪里有路啊,不论冲到哪里,迎接他们都是呼啸而来的铅弹。

逃生无望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选择扔掉武器,跪地请降。

危难之中,倒显出大将本色,郝摇旗亲率八百名最精锐的亲兵,发起决死冲锋,竟然硬生生地从杨轩和徐文朴两军的结合部冲出了一个缺口--毕竟是新军,杨轩和徐文朴也都是新将领,虽然意志坚定,但面对复杂激烈的战场,反应还是有点慢了,这稍纵即逝的机会,被郝摇旗抓到了。

见郝摇旗逃走,徐文朴和杨轩都懊恼不已,杨轩更气的直跺脚。

八百亲兵,但成功随郝摇旗逃出去的,也不过四百人。

四百骑兵刚出包围圈,就遇上了另一支官军骑兵,却是刘肇基率领的两百亲骑兵赶到了。虽然只有两百人,但刘肇基却逆袭反杀,将郝摇旗的四百人杀的落花流水,郝摇旗拼力死战,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带着百余骑兵急急而逃。

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

徐文朴,杨轩和魏闯三面张网突击,堵死了流贼逃跑的路线,遂发铳打的流贼哭爹喊娘、魂飞魄散,尤其是郝摇旗带着主力逃跑之后,剩下的流贼立刻就溃散了,要不投降,要不被杀,鲜有漏网者。

朱慈烺和吴甡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八千流贼中有两千人被当场击毙,一千人轻伤,剩下的四千多人全部成了俘虏。朱慈烺对整个战斗过程非常满意,虽然有郝摇旗逃走的小遗憾,但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直面残酷的战斗,尤其是在长途跋涉、人困马乏的情况下,精武营依然能打出如此漂亮的胜仗,实在是不容易。

徐文朴杨轩魏闯三个千总的指挥功不可没。

但功劳最大的还是佟定方。

如果不是他紧急进入鱼台县,指挥城防,更在危急之时带兵冲出城门,杀散流贼的弓箭手,鱼台县早就陷落了,就算太子率领大军赶到,面对的恐怕也是一座火光冲天的空城。

佟定方的表现令太子欣慰,也让他振奋。

“镇远就是我大明的卫青霍去病啊!”朱慈烺笑。

听到太子的夸奖,佟定方满脸通红,又恢复了他羞涩少年的本能。

三个千总中,杨轩杀敌最多,功劳最大,不过郝摇旗正是从他那边的缺口冲出去的,因此他脸上并没有多少欣喜之色,反而有点垂头丧气。

太子立刻向朝廷报捷,奏明佟定方等人的功劳。

鱼台县之战的意义不在于击溃了多少流贼,杀了多少人头,而在于证明了精武营是一支可战的精锐。经过严格操练,有充分的后勤保证,即使是在长途跋涉的情况下,依靠强大的火器,精武营依然有击败流贼的实力,从战术上讲,精武营成功了,但从战略上讲,这一次赢得却是极其惊险,如果不是吴甡提前判断出了郝摇旗攻击的方向,并当机立断派出援兵,如果不是佟定方恰巧经过鱼台县,又带了两百骑兵的话,这一次鱼台之战可能会是另一个结果。

由此,朱慈烺对军事情报就更加重视了。

此外,战场上缴获的两千匹战马让太子欣喜不已,现在京营最缺乏的不是粮饷,而是战马,三千营一直不能扩张的制约因素就是缺少战马,有了这两千匹战马,三千营终于可以缓口气了。

俘虏的处置还是照规章,先将其中的头目和骨干挑选出来,就地斩首,再宣布朝廷“劳动改造”的政策,由“军事法庭”将其余的人按照加入流贼时间的长短分别判处两到八年不等的刑罚,分批押往京师,修建边墙或者是挖煤。并且告知他们,表现好,可以减少刑期,刑满之后变成良民,朝廷会为他们分发田地,若是在劳动改造期间闹事,将会处以加重刑罚,甚至是斩头的处分。

这项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负责“军事法庭”的冯厚敦尚在济宁,于是急急派人去接。

流贼被击溃,太子殿下又亲到鱼台县,城中的百姓和商户都涌上大街,想要一睹大明太子的风采。

银甲银盔,大红的缨子,玉面朱唇,腰悬长剑,骑着一匹纯黑的高头大马,在甲士的护卫之下进入鱼台县城。整个鱼台县都轰动了,人人呼喊殿下,呼喊大明。满城欢呼之中,朱慈烺的脸色却很凝肃。运河对大明朝如此重要,但运河的防守却处处都是漏洞,国家承平时期还好,现在内外兵祸不断,开封之战短时间之内没有结束的可能,如果闯贼再派骑兵突袭运河,鱼台县今日的乱局,有可能会在沿线任何一个地方发生,为保长久,运河的防守策略必须有所改进。

同时,胜不骄败不馁,入城之后,朱慈烺立即召集众将,总结此战的经验教训,完了之后又和田守信小声商议,因为鱼台县之战,对汝宁的命令,可能也要有所改变了……

鱼台县全城轰动之时,五十里之外的一处小山坡,郝摇旗跪在地下正嚎啕大哭,八千人马,最后跟着他冲出重围的不过百十人,可谓是一败涂地。虽然郝摇旗也经历过数次惨败,但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败的这么惨、这么窝囊。

从前不管败的多惨,他总能在战后收拢到了一些逃出来的老部下,但今天他却不敢奢望,因为他清楚知道,他所有的部下都被围堵在了军阵之中,不死即降,不可能有人逃出来的。

“胜败乃兵家常事,大掌盘不必太过悲伤,何况咱们遇到的并不是普通官军,而是朱家太子的精锐。”

虽然老部下都折损在了鱼台县,但跟在郝摇旗身边的吕秀才却是毫发无伤,也算是一个奇迹了。他小声劝慰。

郝摇旗擦一把泪,跳起来,仰天叹道:“败的这么惨,闯帅肯定不会饶额。”

吕秀才沉思了一下:“如果大掌盘担心的话……不如去投八大王?”

八大王就是张献忠。

郝摇旗摇头:“张献忠心胸狭窄,手段暴虐,除了他身边的几个干儿子,容不下其他人的。再者,额是闯营的人,去投张献忠,不是让人小瞧吗?”

吕秀才脸色臊红了一下,拱手:“吕某孟浪了。”

“走吧。”郝摇旗翻身上马:“最多不过一顿板子,还不信闯帅会杀额的头。”

……

鱼台县大捷的消息迅速就传遍了山东,也传到了河南汝宁。伴随着这个消息而来的,还有太子殿下的使者、东宫典玺田守信即将到达汝宁的塘报,于是汝宁城中的大小官员,各总兵副将今日都聚集在东门之外,等候田守信的到来。

等候之时,鱼台县大捷当然是众人议论的焦点。

无论是真心实意,还是为了拍太子的马屁,众人都是一片称赞。

唯有一人的脸色有点冷。

那就是平贼将军,加太子少保的左良玉。

左良玉字昆山,山东临清人,最初为辽东车右营都司,与建虏作战中屡立战功。崇祯元年,宁远兵变,左良玉因为御下不严被袁崇焕罢职,崇祯二年己巳之变中被起复,跟随游击曹文诏支援玉田、丰润,和建虏在洪桥、大堑山、遵化等地大战,因功与曹文诏获得增秩的赏赐。崇祯四年,又与建虏战于松山,崇祯五年,左良玉受命平定河南流贼,由此开始了内地平乱生涯,也正式成为了一方领兵大将。

明史左良玉传中说他“长身赪面,骁勇,善左右射。目不知书,多智谋,抚士卒得其欢心,以故战辄有功。”

左良玉虽是一个文盲,但骁勇善战多智谋,又会抚恤士兵,所以战必有功。

最初平乱时,左良玉屡战屡胜,犹是一腔忠君报国之心,但到了崇祯八年,曹文诏战死之后,左良玉成了朝廷在河南战场唯一的倚仗,面对其他将官的碌碌无为、监军太监的掣肘、文官的胡乱指挥,左良玉的心态渐渐发生了变化,隐隐已经有了居功自傲、不听调派、养寇自重的苗头了。史载“良玉在怀庆时,与督抚议不合,缓追养寇,多收降者以自重。督抚檄调,不时应命,稍稍露跋扈端矣。”

不过因为朝廷此时尚有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几个强力督抚,加上关宁军的陆续内调。左良玉并不敢太过分,只是私下里有些小动作。崇祯十年,崇祯帝看出左良玉骄纵难制,于是想将其调离中原。不想圣旨刚下,流贼就连续攻破十几个州县,左良玉坚不肯救,用“调离”做推辞。直到中原士大夫向朝廷上奏疏,请求留下左良玉,左良玉这才发兵救援。

虽然知道是左良玉在后面搞鬼,但为了中原局势,崇祯帝也只能忍了。

也就是从那一次起,左良玉跋扈的苗头开始明显,朝廷拨付的军饷只是按照他的九千额兵,为养兵,他纵兵抢劫百姓,为祸一方,名曰‘打粮’,弹劾他的奏章雪片般的飞向京师,但朝廷投鼠忌器不敢对他严厉处罚,往往都是一句“责令其戴罪立功”就放过去了。

崇祯十年到崇祯十一年,在洪承畴孙传庭等人的努力下,官军连续取得大胜,这中间,左良玉奋勇作战,抢到了不少功劳。

崇祯十三年,杨嗣昌荐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拜为平贼将军。左良玉倒也争气,就任之后,统领各部于玛瑙山大破流贼,但此后杨嗣昌令他堵截流贼,他却又袖手旁观,杨嗣昌连传九檄,左良玉仍置之不理。最终导致襄阳失守。

如果是正常情况,左良玉拒不听令,朝廷已经可以斩了,但左部势大,朝廷对左良玉的处置,仍然只是“削职戴罪立功自赎”。

现在是崇祯十五年,朝廷给左良玉的兵额扩大到了两万五千人,但左良玉的实际兵马却将近十万,拥兵一方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对于这个朝廷,左良玉心中的敬畏已经流失了大半,不管是在中原剿匪,还是面对杨嗣昌的命令,左良玉最优先考虑的并不是剿匪,而是保存自己的实力。在实力允许,且有胜机的情况下,左良玉会拼力死战。去年在信阳杀败张献忠就是如此,信阳之战中,左良玉杀的张献忠只剩下十几骑,几乎不得免,若非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张献忠说不定就被灭了。

左良玉有勇有谋,算得上一员优秀的统帅,但私心太重,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能打的仗他会打,不能打的仗,他转身就走,才不会管国家糜烂的大局、督抚文臣和监军太监的意思呢。历史上朱仙镇之战就是如此,见没有胜机,左良玉带兵连夜撤退,丝毫不顾丁启睿和杨文岳的反对,也不怕两人的弹劾,反正朝廷的责罚就是“戴罪立功”,他早已经习惯了。没想到的是,李自成跟皇太极学了一些伎俩,在他撤退的道路上挖掘了壕沟,以至于撤兵变成了溃败。

现在的左良玉当然不会知道历史的结局。

不过和历史上一样,对于此次救援开征,他信心并不是太足。

说来也是怪了,左良玉对张献忠十战九胜,但面对李自成,却鲜少有胜绩。尤其李自成现在拥有将近五十万的大军,左良玉惧战的心思就更是浓重了。只不过朝廷严令,他不敢违抗,只能整理行装,带兵救援开封。不过从一开始他就抱定了“能打则打,不能打就退”的心思。

直到京师传来消息,说太子“代天出征”,并且携带了七十万两银子的欠饷之后,他信心才被鼓动了起来。兵无饷则无力,如果饷银充足,士气高昂,击败五十万流贼也并非不可能。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了太子亲征的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要节制各镇总兵,他左良玉怕会是太子严厉督导的第一人。这么多年的剿匪生涯,从卢象升,杨嗣昌,熊文灿,陈奇瑜到洪承畴孙传庭,左良玉经历的督抚都是大明朝最有能力,也是最有权势的一批文臣,人人都捧着尚方宝剑、有便宜行事之权,不过除了洪承畴孙传庭和卢象升,左良玉对其他人还真不放在眼里,包括提拔他为“平贼将军”的杨嗣昌也不例外。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